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市“十五”能源发展重点专项规划的通知

  (四)加入WTO是上海能源发展的重要机遇
  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不断拓宽能源来源渠道是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加入WTO,将给上海能源发展打开新的空间,但随着进口能源数量的增加,国际能源市场尤其是石油市场的波动也会影响到能源供应和能源价格的稳定。因此,上海要抓紧研究应对措施,确保能源供应和能源价格稳定。
  三、“十五”能源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一)“十五”能源发展的指导思想
  “十五”期间,上海能源发展将进入一个以结构调整和体制创新为主要特征的新时期。根据国家能源发展战略,按照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适应能源供需总量基本平衡的形势,要及时调整能源发展工作的重心,把能源发展中的结构调整和能源体制改革作为“十五”能源建设工作的主线。
  “十五”期间上海能源发展的指导思想是:紧紧围绕“发挥国际大都市的综合优势,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奋斗目标,以国家推进“西气东输”、“西电东送”为契机,积极开发和推广利用清洁能源,以天然气建设为重点,扩大电力、燃气消费,控制煤炭消费,优化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深化能源管理体制改革,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保护生态环境。
  (二)“十五”能源发展的目标
  通过“两个转变”,即从被动解决能源供应缺口,转变为调整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品质;从限制能源消费,转变为主动开拓优质能源市场、提高服务质量,努力实现“十五”上海能源发展的总体目标。即:在能源供应总量基本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前提下,能源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能源效率不断提高,初步建立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相适应的多元化的能源供给体系和合理的能源消费模式。
  1、能源总量与结构。预计到2005年,全市能源供应总量达到6260~6600万吨标煤,比2000年增加770~1100万吨标煤。其中,煤炭供应量应低于2000年水平,所占比重小于51%;石油供应量增加360~560万吨,比重上升到39%;天然气供应量大幅度增加,比重从2000年的0.6%提高到7%左右;市外来电占电力供应总量的比例从2000年的8%提高到20%左右。
  2、能源效率。“十五”期间,争取全市年均节能率达到4%,能源利用效率每年提高0.5个百分点,到2005年达到42~43%,基本达到发达国家90年代的水平。
  3、能源与环境。2005年,在能源消费总量增加、煤炭消费量实现零增长的情况下,二氧化硫、烟尘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在2000年的基础上继续削减,基本达到东京、纽约、伦敦等国际大城市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大气环境质量水平。
  (三)“十五”能源供需预测
  “十五”期间,上海国民经济将持续快速发展,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将不断提高,预计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11%,2005年,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2∶43.8∶55。考虑到上海经济结构调整、能源结构调整、节能降耗和技术进步、环境保护等多种因素,根据上海能源需求的中长期增长趋势分析,上海经济发展和能源需求增长之间的比例关系将保持在较低的水平(见表1)。
  同时,考虑到全市工业、居民生活以及交通持续发展的需要,预测“十五”期间,本市能源需求量仍将有一定的增长,尤其是清洁能源的需求量将大幅度增长(见表2)。
  预计2005年,全市用能总量达到6260~6600万吨标煤(见表2),年均递增3~4%,人均用能量达到4吨标煤左右,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世界发达国家人均用能量的50%。其中,煤炭消费量与2000年相比实现零增长,控制在4500万吨以内;油品消费量增长较快,所占比重上升到39%左右;天然气达到30-35亿立方米,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有明显提高;市外来电140亿千瓦时,占能源消费总量的3%。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