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发挥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鼓励我省劳动力参与西部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和健全我省人才和技术市场,发挥科技市场的桥梁纽带作用。
4.积极开展联合办学,加强与东西部人才交流和共同培养工作。有计划地从行政机关和企业分期分批派出行政、经济、外贸等方面的管理人员和科研技术人员到东部发达地区学习、培训、挂职锻炼,提高其素质和能力。同时,加强同其他地区高等院校的合作与交流,做好博士后工作站的联系与合作,吸引国内外博士来豫做博士后研究或做短期服务工作。创造条件,鼓励东部发达地区技术人员到河南兼职或进行技术合作、项目攻关、成果转让,促进人才有序、合理流动。开发网上人才市场,建立和完善我省与东部一些省市互为人才代理的服务机制和工作网络。
(七)拓宽旅游业的合作领域。我省与东西部要加强旅游资源规划、特色旅游产品开发等方面的合作,推出具有中原和西北特色及沿海现代化大都市型旅游热线;加大旅游宣传促销的力度,组织双向旅游活动,实现资源互补、资源共享,推动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
五、实施东引西进的主要措施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切实加强对东引西进工作的领导。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对东引西进重要意义的认识,站在促进全省经济战略性调整、扩大对外开放以及实现国民经济较高的增长速度和较高的增长质量的高度,切实增强加快东引西进步伐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把东引西进纳入重要工作日程,及时协调处理东引西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把东引西进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东引西进战略的组织实施由省对外开放领导小组统一领导,日常工作由省经贸委负责。省经贸委要加强东引西进政策研究和宏观指导,加快研究制定东引西进的具体实施办法。
(二)建立我省与全国各省(区、市)的经济技术协作网络。省政府驻北京、上海、天津、广州、福建、山东、深圳、珠海办事处要为我省开展经济技术合作提供信息服务,协助做好招商引资工作,为企业间的合作与交流起到桥梁纽带作用。充分发挥沿黄河经济协作区、京九沿线经济协作带、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协作区、中南协作区等区域协作组织在东引西进中的作用,适时组织推动高层领导间的互访活动。
(三)充分发挥企业在东引西进中的主体作用。全省各类企业要在东引西进中深化改革,加快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积极培育资本市场,寻求资本合作方式多样化,促进企业跨地区的重组和联合。不断开拓新的合作渠道和领域,加强与东部发达地区深层次广泛合作。
(四)加强东引西进合作项目库建设。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积极探索加强合作的方法和途径。要注意运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建立高效的东引西进信息网络,建立和完善豫沪、豫粤、豫新、豫甘等合作项目库,开展网上信息发布活动,利用网络进行合作项目博览和洽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