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南京市政府办公厅转发市农林局《关于2002年全市农业结构调整的意见》的通知

  主要目标是:粮经种植面积比达到35∶65,种养产值比达到45∶55;农业总产值增长8%,农业增加值每亩1300元;农业科技贡献率提高1个百分点;无公害产品占全市农产品总值的比重,农林产品15%、畜产品20%、水产品30%;农业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0%以上,农产品出口创汇增长20%。
  二、工作重点
  1、大力发展优势农业。认真总结我市各地近年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取得的成功经验,进一步扬长避短,加快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一是苗木产业。继续巩固和扩大江浦汤泉苗木产业发展的成果,加快江宁、溧水、雨花、栖霞等地苗木基地的发展步伐,争取通过2-3年努力,形成江南、江北各5万亩,全市10万亩的苗木生产规模,并充分利用我市苗木优势,全市发展数10万亩杨树等经济林。二是特色水产业。进一步扩大以高淳为中心的水产业发展规模,做响“固淳”螃蟹等水产品品牌。三是畜牧业。充分发挥雨润公司、奶业集团等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抓紧培育一批上规模的养殖基地和大户。四是蔬菜产业。根据我市实际,加快实施精品战略,重点在设施栽培、无公害生产、保鲜加工、出口创汇上进行攻关和突破。五是旅游农业。总结推广江心洲休闲农业的发展经验,充分利用郊县山水资源比较丰富、地理位置紧邻大城市的条件,在旅游农业上大做文章。要从全市总体的角度考虑优势产业的布局,必要时可以打破行政区域的界限。优势产业要坚持少而精,原则上各区县选准1-2个产业进行重点突破。
  2、积极启动绿色农业。在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过程中,把农产品质量安全摆到十分重要的位置上来抓。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建设无公害食品基地,发展蔬菜、水果、茶叶等有机(绿色)食品,提高产品质量,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重点制定盐水鸭、无公害蔬菜、优质双低油菜、优质西甜瓜、富硒大米、无公害营养鸡蛋、现代渔业示范等7个产品质量标准;制定乌嘴鸭清洁化生产技术规程以及无公害蔬菜、盆栽花卉、优质甘蔗、葡萄等10个栽培技术标准。建设鲜食玉米、南京雨花茶、省级波尔山羊三个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和省级河蟹无公害养殖标准化示范县(高淳县)。制订和实施无公害农产品“十五”行动计划,实行畜禽产品全过程控制,在白云亭蔬菜、应天路水产等批发市场进行市场准入试点。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检验中心,提高对畜产品、水产品和其他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的能力。加强以林业为主体的生态环境建设,以农田林网、旅游区、高速公路两侧和江河沿岸为重点,实施大规模绿化造林工程,提高我市农业环境的总体质量。
  3、继续突破开放型农业。进一步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引进我市农业发展急需的国外智力和技术,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充分利用当前国际资本转移带来的难得机遇,大力吸引境外资本进入我市发展具有竞争力的农业产业化项目,同时积极鼓励技术入股、管理承包等多种要素、多种方式参与农业产业经营,实现农业结构调整的跨越式发展。进一步创新农业投资机制,积极引导、鼓励实力雄厚、技术档次高的外资企业以及民间资本、工商资本到我市投资开发农业。积极尝试财政投入农业的机制改革,选择一批重点农林业项目,采取招标方式投放财政资金,有效合理配置农业结构调整工作中的各种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实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鼓励农业企业建设出口农产品生产基地,主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重点扶持蔬菜、水产品、畜禽、水果、花卉及其加工品以及有机食品的出口。


第 [1] [2] 页 共[3]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