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建设作为改善办学条件的重要内容,高中阶段各类学校要率先建成校园网。2001年,省、市级重点高中、重点职校完成校园网建设。2003年,全市高中阶段教育各类学校完成“校校通”工程,所有学校实现计算机上网,共享网上教育资源。
(二)统筹安排普通高中教育、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各类学校的发展,加强相互沟通,为初中毕业生提供多种形式的学习机会,构建人才成长的“立交桥”。
普通高中教育要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充分发挥省、市级重点中学示范作用,重点实施“薄弱高中治理工程”。利用省、市级重点中学基础设施好、师资力量强、教学质量高的优势,通过兼并、联办、办分校等形式,组建办学联合体,扩大学校规模,增强办学效益。
企事业办学单位要在现有教育资源的基础上,力争扩大规模,办好每一所学校。企办学校在条件成熟移交政府接管的同时,也可通过改制、联办等形式组建教育集团或办学联合体。对薄弱高中通过加大政府投入、引进资金、改制重组、联合办学等办法盘活教育资源,使薄弱高中尽快摆脱落后局面,达到省颁普通高中办学标准。
所有普通高中在加快标准化建设的同时,要挖掘潜力,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综合高中要按照稳步发展的原则,进一步强化学校内部管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调整课程结构,完善分流机制,增强自身活力,适应社会需求。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要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结构,突出办学特色,实行弹性学制,采取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扩大招生规模。
加快骨干职业高中和职教中心建设,重点建设国家级、省级、市级重点职校和县级职教中心。
加强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和劳动预备制度的衔接。
加快普通高中毕业会考制度改革,普通高中毕业会考向社会开放,允许高中段各类学校(包括职业高中、普通中专、成人中专、技工学校等)的学生和社会青年参加普通高中毕业会考。
(三)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加强新师资的培养和在职教师的培训提高,实施“园丁工程”。
按照高中阶段教育教师学历层次要求,扩大教师来源渠道,完善教师队伍知识结构和学历结构。按照《西安市面向21世纪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实施方案》的要求,有计划地对全市现有普通高中教师进行职务胜任培训和计算机全员培训,鼓励参加硕士研究生学历进修,提高学历层次。
完善在信息化教育的条件下教师进行教学基本功训练的方法,提高教师基本技能和素质。到2002年,年龄在45岁以下的教师必须达到现代信息技术培训初级水平。到2005年,所有教师必须达到现代信息技术培训初级水平,其中50%教师达到现代信息技术培训高级水平。到2008年,力争80%以上教师达到现代信息技术培训高级水平。调整师范院校层次和布局,为我市高中阶段教育培养更多的合格师资。在积极争取高等师范院校毕业生的同时,鼓励非师范类高等学校本科以上学历毕业生到我市高中阶段各类学校从教。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