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南京市专利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失效]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把普及《专利法》和专利知识列入普法计划,将专利知识和相关法律作为科技人员继续教育的内容和干部培训的课程,纳入各级各类培训计划。报刊、电台、电视台、网络等媒体要广泛深入开展宣传,不断提高全社会的专利意识和法制观念,形成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社会风尚。建立南京知识产权信息网站,通过现代网络技术,宣传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沟通专利持有者与需求者之间的联系,促进专利管理、保护和服务工作的开展。定期举办专利技术交流和成果展示交易活动,组织开展优秀专利评选活动,对优秀专利给予适当奖励。
  (二)增加对专利工作的投入
  市级专利专项资金由市财政预算安排,主要用于扶持全市技术含量高、有市场前景并在本行业中具有先进性的专利申请、保护和推广。各区县、开发区财政也要安排专项经费,用于本地区、本单位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工作。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都应安排知识产权专项资金,用于本单位专利申请、维持和实施。积极引导风险投资、银行资金对专利技术产业化的投入;支持单位与个人将所有或持有的专利权作价入股,探索各种推进专利技术产业化的有效方式。
  (三)严格专利执法工作
  建立健全知识产权执法体系,加大专利保护执法力度,严厉查处和打击各种假冒专利行为,及时有效地处理专利侵权案件。继续实行人民法院与专利管理机关协调运作的专利保护机制,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有效保护专利权利人及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加强进出口贸易中的专利保护工作,有关部门要加强与海关的联系和配合,依法严格实施知识产权的边境保护措施,制止侵权产品的进出口。
  (四)加强专利中介服务体系建设
  社会化的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是专利工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鼓励社会各界和个人,以市场为导向,建立和发展专利代理服务机构、律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加快对原有专利中介服务组织的股份制、合伙制等多种所有制形式改造。大力支持中介机构面向各类企事业单位,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校、科研单位及广大科技人员,开展多种形式的代理、评估、咨询、许可和转让等中介服务,不断强化服务功能和作用,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形成我市社会化的知识产权中介服务体系。
  (五)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
  及时跟踪研究国内外知识产权发展动向,引导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运用专利武器,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公平合理地处理涉外知识产权纠纷,对国外投资者、合作者的专利权提供有效保护。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在对外合作研究开发、合办研发机构、进行国际间人才与信息交流、科技考察、学术会议、科技展览、技术贸易等活动中要增强专利意识,自觉维护我国的知识产权权益。
  (六)加强专利工作队伍建设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