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
加快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意见》的通知
(云政发[2001]170号)
各州、市人民政府,各地区行政公署,省直各委、办、厅、局:
云南食用菌资源优势明显,现已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长期以来,食用菌产业的发展为促进我省农民增收,扩大出口创汇作出了重要贡献。为实现我省野生食用菌资源的合理配置,充分发挥我省优越的生态环境优势,大力发展人工食用菌栽培,加快我省食用菌产业做大、做强的力度,省人民政府制定了《关于加快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云南省人民政府
二00一年十二月二十四日
关于加快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意见
一、立足资源优势,加快食用菌产业发展
(一)充分认识我省野生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目前,全世界已知食用菌种类约2000种以上,中国已知有800多种,云南约有600多种。云南食用菌的种类约占世界的35%,占全国的75%左右。云南野生食用菌自然资源量约为50万吨,其中,经济价值较高、美味可口的珍贵野生食用菌现有50多种。可供大宗出口的野生食用菌有松茸、羊肚菌类、美味牛肝菌类、木耳、鸡机、鸡油菌、块菌、竹苏、奶浆菌和珊瑚菌等数十种。许多县市野生食用菌资源都较为丰富。丰富的野生食用菌资源,为我省野生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云南食用菌已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现在全省注册野生食用菌贸易和加工的企业有300多家。已开发利用的野生食用菌约10万吨(鲜品),产值近20亿元,出口创汇约6000-7000万美元,仅松茸单项出口规模就约为1000吨,创汇最好年份超过5000万美元;美味牛肝菌类出口5600多吨,创汇1700万美元;其他菌类的出口也占一定份额。
云南多样的生态气候条件为人工栽培珍稀高值的食用菌提供了周年生产条件,具有成本低和反季生产的竞争优势。建国50多年,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云南已经形成了一支学科齐全的科技队伍,食用菌产业科技力量的整合条件较好。加入WTO,为我省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前景,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机遇。
(二)高度重视存在的主要问题。当前,我省食用菌产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