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市到区县、乡镇、村,各级要逐级落实任务,层层建立责任制。各级民政部门的同志要认真调查摸底,核实灾情,分类登记造册,据此发放救济款物,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救灾工作新格局。今冬明春生产救灾工作要处理好“五个关系”:一是处理好当前与长远的关系;二是处理好恢复生产与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产品竞争能力和增加农民收入的关系;三是处理好治标与治本的关系;四是处理好政府扶持与自力更生的关系;五是处理好救灾与扶贫的关系。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以对灾区人民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积极筹措救灾资金,按照实物救灾的办法,把“三无”户灾民的生产生活问题安排好,对“三无一有”户除了适当救济外,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实行“借粮”或“借钱”。发动群众开展生产自救是今冬明春救灾工作的一项主要任务。当前应该重点抓好五件事:一是切实抓好冬季农业生产;二是抓住西部大开发和山川秀美工程的历史机遇,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切实组织好“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个体承包,以粮代赈”的综合措施,坚持把改善生态环境与发展农业产业化,增加农民收入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农业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加强,提高抵御灾害的能力;三是发动群众继续开展以工补农、以副补农,互助互济等活动;四是继续有组织、有计划地安排好劳务输出,使灾民“饱肚子、挣票子、换脑子”;五是要严格按照国家政策,认真落实减免农业税的有关措施,让受灾群众休养生息。
四、深入改革,加强监督,建章立制,规范管理
各级政府和民政部门要结合救灾工作的政策,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做好救灾工作的新路子,在树立新观念,总结新经验的基础上探索新途径,一是要实施大救灾战略,把防灾、减灾与救灾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提高救灾工作的综合效益;二是要在救灾款物的筹措上,除了要加强财政投入这个主渠道外,还要积极开展经常性社会捐助活动,适时开展救灾专项捐助活动,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投入救灾工作,为救灾工作提供更多的资金和物资;三是从救灾工作预案的制定、救灾物资的储备、救灾工作信息化建设、救灾干部培训和救灾装备建设等方面入手,着力提高紧急救助能力,减少因灾造成的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损失。逐步建立和完善实物救灾为主、钱粮配套、救灾到户的新机制,不断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实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使其内容更充实,操作更规范。在救灾粮款和募捐物资的使用中,要加强监督检查,严明工作纪律,坚持做到“五不准”:不准层层克扣,不准挪用拖欠,不准平均分配,不准优亲厚友,不准贪污失盗,做到公道、公平、公开。各级监察、民政、财政、粮食等部门要加强经常性的监督检查,防患未然,一旦发现问题,要立即严加查处,决不姑息迁就。
五、明确责任,密切协作,搞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