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各级关心下一代组织要不断壮大队伍,认真研究新形势
下青少年的特点,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主动性。各有关部门要积极支持老年人在关心培养青少年工作中更好地发挥作用,为青少年的教育贡献才智。
2.各地要开办老年人才市场,建立老年人才网络,掌握老年人才需求信息。每年举办1次老年人才交流洽谈会,为老年人才牵线搭桥。
3.城市社区建立老年人才档案,为老年人参与社区服务提供信息,牵线搭桥。
4.发挥老年人的思想优势和政治优势,为老有所为提供渠道。有关部门应积极组织老年人参与社区服务、市场监督,维护社会治安、交通秩序等社会公益工作。
(六)积极开展老年人文体活动,丰富老年人文体生活
1.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办好或增设老年专题节目、栏目;文化、戏剧、影视界努力创造老年人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出版部门组织出版面向老年人的图书、音像、电子出版物。
2.加强对老年社团的领导,充分发挥其在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的骨干作用,带动老年文体娱乐活动的全面开展。
3.加强老年文化阵地和老年文化队伍建设,广泛开展老年社区文化活动。2005年前,各市要建有老年活动中心,并组建5支以上老年特色文艺队,城市社区和乡镇建有老年活动站,并组建3支以上老年文艺队,居委会和行政村建有老年活动室,并组建2支以上老年文艺队。利用广场文化、家庭文化、活动室文化等多种形式,组织、带动广大老年人参加活动,推动老年人文化娱乐活动健康发展。
4.积极开展老年人体育健身活动。充分发挥老年人体育协会的作用,所有街道和农村乡镇、村都建立老年人体育活动站,使60%以上的老年人常年参加体育锻炼,每年举办1次全市老年体育运动会,加强与外省、市和国际老年体育界的交流。
5.向老年人开放现有各类文化、体育场所,组织举办各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老年活动,吸引更多的老年人积极参与文明健康的文化娱乐活动。
(七)加强老龄科学研究,为市政府决策提出依据
1.各级涉老部门根据我市实际,针对人口老龄化中的重大课题,深入实地开展调查研究,向市政府提出具有科学性、可操作性的治理我市人口老龄化的综合对策建议。
2.市老年学学会每年召开1次全市性的老年学理论研讨会,组织会员积极开展同国内外老年学界的学术交流与合作。2005年前,编辑出版1本我市老年学论文集。
3.市老龄科研中心每年至少进行1个方面的老龄专题调研。“十五”期间主要围绕我市老年社会保障、老年专业技术人员资源开发、老年旅游、老年人管理和教育等问题,开展理论和应用对策研究。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