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青岛市政府关于印发青岛市老龄事业发展“十五”规划的通知

  4.坚持道德规范与法律约束相结合。广泛开展敬老养老道德教育,加强老龄工作法制建设,依法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强化舆论监督,完善道德规范,形成敬老、养老、助老的社会风尚。
  5.坚持关心老年人生活与加强老年人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在保障老年人物质生活得到改善的同时,重视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引导老年人保持积极向上、自立自强的精神风貌,努力提高老年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质量。
  6.坚持统筹规划与分类指导相结合。因地制宜地开展老龄工作,发展老龄事业。
  (三)全市老龄事业发展的总体目标
  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和人口老龄化形势需要的老龄工作体制和老龄事业发展机制,建立比较完备和配套的老龄政策和法规体系,建立老年人社区管理与服务体系,加快建立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引导、扶持老龄产业的发展,不断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精神文化生活水平,基本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二、主要任务
  (一)建立和完善基本养老、企业补充和个人储蓄相结合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提高老有所养水平
  1.逐步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确保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完善基本养老金的调整机制,使养老保险待遇水平随社会经济的深入发展有所提高。
  2.逐步建立健全农村的养老保障制度。继续完善“家庭赡养协议”制度,支持低龄、健康老人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和庭院经济,提高自养能力。加快建立多种形式的农村养老制度,发展养老基地,确保老年人基本生活。
  3.大力兴办社区为老服务事业。采取切实措施,发动社会力量,因地制宜地发展社区为老服务,特别是各种照料老年人的服务,形成以社区为中心的生活服务、疾病医护、文体活动、老有所为四大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各级志愿者协会,组织各界人士采取集中供养、院户挂钩、志愿者包户服务、邻里互助等方式,开展社会互助和义务为老服务,帮助老年人特别是高龄老年人、残疾老年人解决生活照料问题。鼓励老年人自助互助,有条件的地方进行“劳务时间储蓄”的试点工作。推广市南区社区呼叫网络服务模式,市北、四方两区各再建1处社区呼叫网络服务中心。
  4.加快老年社会福利设施建设。组织实施《社区老年福利服务星光计划》,基本建成以国家兴办的社会福利机构为示范,以其他多种所有制形式的社会福利机构为骨干,以社会福利服务为依托,以居家供养为基础的老年福利服务网络。逐步形成区、街道和社区居委会三级老年服务设施网络。到2003年,5市和城阳、黄岛、崂山3区各建1所综合性、多功能的社区福利服务中心;街道有养老院,居委会有托老所。市内4区养老服务机构床位数,达到每千名老人15张以上;每个街道设立1处老年人活动、托管场所。农村敬老院的建立,以区(市)为单位统筹规划。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