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作风是党的作风建设的基础。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最根本的是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必须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以“三个代表”为指导,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要认真解决脱离时代、脱离实际的问题,站在时代前列和实践前沿;坚持用“三个有利于”判断各方面工作的是非得失;不断更新思想观念,具有高瞻的世界眼光和敏锐的战略思维;树立强烈的创新意识,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寻求新发展;坚决克服各种错误思想倾向的干扰,保持清醒头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联系实际认真解决思想作风上存在的问题。面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机遇和挑战,及我市原有政策优势逐渐失去的实际,克服盲目乐观的思想,增强忧患意识,积极应对;面对特区的使命和群众的期望,克服小岛意识,增强龙头意识,动大手笔,干大事业;面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和薄弱环节,克服无所作为的思想,知难而进;面对厦门特大走私案的深刻教训,克服“一手硬一手软”的倾向,增强“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意识,振奋精神,确保特区两个文明建设健康协调发展。当前要在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增进精神文明建设实效、提高为人民服务质量、增强党的建设活力上下功夫,紧紧围绕市第九次党代会提出的“四个翻番”和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奋斗,再铸辉煌。
三、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群众利益观,时刻牢记权力是人民给的,任何时候都要把群众是否满意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进行任何改革都要坚持总体受益、适应群众承受能力和保障基本生活的原则。坚持每年为群众、为基层办实事、好事制度;大力推进“同富裕工程”,帮助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落实各项保障措施,尤其要做好“两个确保”工作,健全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提高弱势群体和老、弱、病、残等特殊人群的生活保障水平。对近期群众普遍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要按轻重缓急逐一加以解决。健全和完善领导干部接待日制度。各区、镇(街)以及涉及群众利益较多的部门每月至少应确定一天为群众来访接待日,由主要领导及班子成员轮流接待群众来访。各级党政主要领导要重视信访工作,亲自处理重大信访问题,真心实意为群众排忧解难。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真抓实干,不图虚名,坚决不搞虚报浮夸的虚假政绩和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改进作风,深入基层体察民情,了解民意,集中民智。市领导每年要有2个月以上、区(局)级领导每年要有3个月以上时间,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尤其是深入困难企业、贫困村和矛盾多、条件艰苦的地方,帮助解决实际问题。领导干部下基层要轻车简从,注意影响,注重实效。各区及市直各部门、各单位的主要负责同志,每年要向市委、市政府报送一至两份有分量的调研报告或意见建议。要坚持和完善领导干部联系基层制度,定期联系,加强指导,推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