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省残疾人事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残疾人事业仍滞后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残疾人状况与社会平均水平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有些方面甚至有拉大的趋势;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环境和条件有待于进一步改善。发展残疾人事业,改善残疾人状况,促进残疾人事业与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仍然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必须加大力度,增加投入,加快发展。
二、“十五”计划的主要目标和指导原则
“十五”期间,我省残疾人事业要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改善残疾人的基本状况、加强基层工作为重点,大力发展残疾人事业。主要目标是:
残疾人状况进一步改善。省内经济发达地区的残疾人生活基本达到小康水平,欠发达地区的残疾人普遍解决温饱; SO%以上的残疾人享有社会保障;达到法定就业年龄、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就业率达到80%左右;社会康复服务网络基本健全,城区 80%以上、农村 60%以上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能够得到康复服务,使20万残疾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全省三类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 SO%以上; 80%左右可以就业的残疾人得到职业培训;残疾人文化、体育工作达到全国中等水平。
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环境更加优化。社会舆论环境进一步优化;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进一步广泛开展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在全社会弘扬人道主义,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各种扶残、助残活动蓬勃开展;增强基层为残疾人服务的实力,建立县以上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无障碍环境建设不断改善。
残疾人组织体系基本健全。以基层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各级残联组织建设,形成一支“人道、廉洁”的残疾人工作者队伍;加强残疾人工作者的培养、教育工作。
残疾人素质普遍提高。团结、教育广大残疾人,表彰自强模范,激励“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精神;努力提高广大残疾人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法律意识,增强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为改革、发展、稳定作出贡献。
为实现上述主要目标,应遵循以下指导原则:
——坚持“融入全局,加快发展”的方针。把残疾人事业纳入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融入相关事业领域,统筹安排;增加投入,经费列入各级财政预算,在财力增长的同时,使残疾人事业经费支出逐年有所增长;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促进残疾人事业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