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组织实施
县级公共财政支出改革涉及多方面利益的调整,政策性强,触及一些深层次、体制性矛盾,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阻力。因此,各地必须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积极稳妥地推进。
(一)统一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政府必须充分认识县级公共财政支出改革的必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高度重视这项改革工作,切实加强领导。政府的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分管领导要统筹安排和指导改革工作,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保证改革顺利推进。各市、县(市、区)都要成立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本地区的县级公共财政支出改革工作。各级财政部门要成立专门的办事机构,在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具体负责改革的组织实施工作。
(二)深入调研,制定改革方案
各地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紧密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案。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勇于探索,大胆创新,在改革方案上不搞一刀切、一个模式。在审批方案时,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成熟一个审批一个;对条件不具备的地方,可适当推迟审批时间。
(三)周密组织,认真实施改革方案
改革方案审批后,各县(市、区)要按照方案规定的内容和时间步骤要求,认真进行筹划,制定详细的时间进度表,按计划、分步骤地落实,做到全面推进、系统配套。各地在公共财政支出改革中,要进一步落实农村税费改革的各项政策措施,大力推进政府机构改革、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和事业布局调整,完善县乡财政体制,缓解乡镇财政困难;要加强督促检查工作,及时了解改革的进展情况和工作成效。省将对各地的改革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并将督查结果作为考核奖励的重要依据。
(四)加强学习,开展业务培训
实行公共财政支出改革,需要转变观念,更新知识,提高业务水平。在改革方案正式实施以前,要组织一次大规模的业务培训工作。上级财政部门要对下级财政部门进行培训。各县(市、区)要对各部门、各单位负责人及财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
(五)加强宣传,营造改革氛围
公共财政支出改革是一项新事物,社会的认识和理解有一个过程,观念的转变也有一个过程。因此,要注重宣传教育工作,让社会特别是行政事业单位充分了解这项改革的重大意义和基本内容,统一思想,形成合力,营造良好的改革氛围。在改革方案制定、审批之后,各级要立即研究制定详细的宣传工作计划,及时组织各项宣传活动。
(六)明确责任,实行考核奖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