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加强新型饲料及添加剂的研究开发。抓好优质高产抗逆农区牧草新品种的引进与选育,研究开发农区牧草加工、贮藏和高效利用技术。研究开发蛋白质饲料、农副产品饲料的生产及高效利用技术。研制并推广安全、高效、无污染的新型饲料添加剂和畜禽微生态制剂,加强药残监测,建立健全畜禽饲养标准。
4.加强渔业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重点支持鱼、虾、蟹、贝类等优良品种引进、驯化和选育,强化地方特色渔业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加快野生和引进品种驯化技术、规模化苗种繁育和养成等技术的研究开发,促进其规模化和产业化。研究开发工厂化、集约化养殖及其配套技术、水产动植物主要病害检测与防治技术、小水体健康养殖技术、大水面渔业可持续利用技术、浅海滩涂规模化高效可持续养殖技术、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和加工技术。积极研制新型渔药、安全高效渔用饲料和生物饵料。研究开发渔业环境监测和水产品质量检测技术及标准,建立渔业环境监测和预警系统。
(三)农业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工程。
1.加强林木新品种的引进和培育,提高林产品优质高效加工利用技术水平。重点研究开发林木、花卉新品种(种质)引进、选育与快繁技术,林业新产品开发技术,野生动植物与自然保护区工程构建技术,丘陵山区复合林农生态系统建设技术,重大森林灾害预警、控制、防治技术。推进苏北地区农田林网和用材林、沿海防护林体系、绿色通道骨干林、苏南城乡一体化景观林基地建设。
2.加强农业资源有效利用技术研究,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重点支持农作物秸秆和农牧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技术、丘陵山区和中低产田综合治理与开发技术的研究。加强水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技术、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技术、节水灌溉新技术的开发,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加强空中云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人工影响天气成套技术以及本省江、河、湖、海、滩涂、湿地保护和利用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3.加强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技术的研究开发。重点支持城乡居民生活垃圾和工业“三废”处理技术、保护环境的生物修复技术、防止与减轻农用化学物质污染环境技术、水环境保护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加快研制超低量弥雾机、生物农药喷施机等低污染植保机械、河道清淤机械及化肥分层深施精施机械与技术,提高农药、化肥的使用效果和利用率,减轻对农产品和土地的污染。加强重大气象灾害预测、预报及防灾、减灾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建立农业生态环境的监测和预警系统。
(四)标准化、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工程。
1.加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的研究与开发。重点支持生物农药、生物肥料、病虫草害的无公害综合防治技术、无公害农产品高产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建立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切实解决农产品安全生产和加工中的技术问题。
2.建立健全无公害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质量标准体系和监测体系。重点支持安全农产品的检测技术及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产基地的环境控制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加强ISO9000和HACCP质量保证体系的研究和推广,建立农产品质量保证体系和监测体系。加强产前、产中、产后标准化管理和产品质量评价,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