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安徽省城镇化发展纲要

  2、加快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市民文化素质。继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采取多种形式办学;进一步调整城乡学校布局,优化教育资源配置;高标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加快普及高中段教育。多层次、有重点地发展各类教育,大力发展高等普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运用函授和远程教育等形式,大力发展成人教育、继续教育和职业技术培训。高度重视人才资源开发。
  3、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城市文化品位。按照有效保护、合理利用、科学管理的原则,充分挖掘国家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以及历史文化保护区的文化内涵,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弘扬传统文化和地方特色文化。重视城镇博物馆、图书馆、展览馆、影剧院、文化活动中心等大型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抓好新闻出版和广播电视事业,丰富市民的精神生活,增强市民的文明意识。
  4、大力发展卫生、体育、计生、社会福利等社会事业。建立健全方便、优质、高效、价廉的城乡社区医疗保健服务网络,实现人人享受卫生保健;完善体育设施网络,省会城市要拥有可承办全国性大型运动会的体育场馆,其他城镇要加快完善群众性体育活动设施;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抓好社区计划生育管理;加强社会福利设施建设,逐步实现城市公用设施“无障碍”;适应人口老龄化的趋势,统筹安排城市社区老年活动中心等建设。
  (六)切实加强领导,积极推进城镇化进程
  1、切实加强对城镇化工作的组织领导。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把实施城镇化战略,作为实现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重要抓手,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建立健全实施城镇化战略的协调领导机构;主要领导要亲自调查研究,认真抓好重要规划和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积极协调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组织领导干部进行专题培训,增强城市规划意识,提高城镇管理水平。
  2、建立健全城镇建设和管理的法制体系。加强城镇建设和管理的地方立法工作,不断建立健全实施城镇化战略的法规体系。加大执法力度,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建立良好的城镇工作、生活秩序;加大执法监督力度,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严格按法定程序和权限管理城镇的政治、经济、文化事务,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努力促进城镇建设和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3、建立民主和科学的决策机制。实施城镇化战略事关全局,要进一步搞好宣传发动,引起全社会关注,达成社会共识。对城镇规划的制定和实施,要发扬民主,科学论证,避免和减少失误。鼓励公众参与城镇化建设。建立城镇化发展的激励机制和竞争机制,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促进全省城镇化快速、健康发展。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