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文化体育生活
开展积极、健康的文化活动,是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的一个重要的途径。
1、根据残疾人的特点和特殊需求,发展残疾人特殊文化,努力满足残疾人文化生活的需求。
2、各级文化部门要配合支持残联共同办好残疾人艺术汇演,组织创作反映残疾人事业的优秀文学艺术作品。群众艺术馆和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要重视残疾人文化艺术活动,并经常性的开展残疾人文化艺术活动,不断活跃、丰富残疾人的文化生活。各类图书馆要为盲人借阅图书资料提供方便。各种展览、演出场所要为残疾人文艺活动提供优惠条件。文艺学校要有计划地招收和培养残疾人艺术苗子。
3、健全完善省和市(地)残疾人体协,落实残疾人体协经费,促进残疾人体育工作。
4、建立、完善残疾人运动员选拔、培养输送体系,依托2-3个体育系统的体育场馆,增加设施,作为残疾人体育训练基地;选择5-6个市(地)建立残疾人体育训练基地,各级政府要在经费上给予必要的保证。
5、贯彻《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有计划地在农村、社区、学校、大型企事业单位开展群众性的体育活动,力争使10%以上的残疾人达到《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提出的目标。
6、办好第七届全省残疾人运动会,力争在第六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上取得好成绩。
7、各级体育部门要进一步加强残疾人体育工作,积极开展残疾人群众体育活动,不断选拔培养运动员,配合残联组织好各类残疾人体育比赛。体育运动学校要有计划地招收有培养前途的残疾人运动员苗子,为我省残疾人体育培养后备人才。体育活动场所、体育训练基地,要为残疾人和残疾人运动员训练、比赛提供优惠、优质服务。
(七)社会环境
1、弘扬爱国主义和人道主义,倡导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社会风尚。
2、建立、健全各级残疾人事业新闻宣传促进会,加强残疾人事业宣传队伍和网络建设,营造和谐友爱的舆论环境。
3、搞好一年一度的全国助残日活动,普遍开展“红领巾助残”、“青年志愿者助残”、“一助一送温暖”等各项活动,进一步改善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环境。
4、各级宣传部门要将残疾人宣传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制定责任目标,协调组织各新闻媒介,广泛开展残疾人事业的宣传工作。各级报刊、广播、电视媒体要紧紧围绕残疾人工作的重点,主动做好宣传工作,积极参加全省和全国的“残疾人事业好新闻奖”、全国“五个一工程奖”评选活动,有计划地制作和刊、播宣传残疾人事业的公益广告。
5、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城市道路、大中型公共建筑和居住区,必须按照《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建设无障碍设施。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在进行城市规划审查时,必须按照现行规范提出无障碍设计要求,对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有关建设一律不予批准,不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计划部门和其他建设单位应当按设计文件要求,确保无障碍设施的建设资金到位。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审查设计文件时,对违反规范设计要求的,必须责成设计单位进行修改,并要将无障碍设施建设列为竣工验收的重要内容。加强对无障碍设施建设和运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开展无障碍设施示范社区和示范城活动。电视等传媒要逐步加配字幕;倡导服务行业人员要学习、掌握基本手语;要研制、推广适合盲人、聋人使用的通讯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