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救灾资金管理使用工作确保灾区群众基本生活的通知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救灾
资金管理使用工作确保灾区群众基本生活的通知
(晋政办发[2002]4号)


吕梁地区行政公署,各市、县人民政府,省直有关部门:
  近年来,我省连续三年大旱,特别是今年的灾情更加严重,使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受到重大损失。1999年,省人民政府《关于抗灾自救工作安排意见的通知》(晋政发[1999]51号)提出了以保口粮、保人畜饮水、保牲畜饲草、保生产种子为重点,实施开仓借粮、救灾款变粮,退耕还林、还草,以粮代赈、以工代赈工程项目向重灾区、特重灾区倾斜等一系列救灾改革措施,对保障灾区群众的基本生活,促进灾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在救灾资金管理、使用工作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个别地方在救灾款管理和使用、救灾款变物运作中存在着滞留、挤占、贪污、挪用救灾资金的现象。为此,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切实加强对救灾工作的领导,进一步强化救灾资金管理。各地要认真学习和领会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转变工作作风,切实加强对救灾工作的领导。要建立党政领导负责制,特别是重灾县和特重灾县要建立县级党政领导包乡(镇)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包核实灾情、包核定救助对象、包落实救助措施、包发放救灾款物到户,哪一级出了问题由哪一级负责。要对照救灾款管理、使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找差距,充分认识管理、使用好救灾款物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克服“重要轻管”、“重分配轻使用”的错误倾向,增强管好、用好救灾资金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对救灾工作中发现的违纪违规案件,要一件一件查个水落石出,严肃处理,决不姑息迁就。要通过对案件的查处,教育广大干部群众,震慑违法犯罪。要加强对救灾款物发放使用的检查监督,建立跟踪内审、检查制度。民政、财政部门对每批次救灾款物的发放使用都要进行认真的跟踪检查和严格的审计监督。救灾资金要做到专人负责,账目清楚,手续完备。在发挥内部约束机制的同时,主动接受监察、审计部门,特别是群众的监督。审计部门每年至少要对救灾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一次审计,以保证救灾款物能够及时足额地发放到灾民手中。
  二、健全救灾工作运行机制,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实物为主,款物结合”的管理使用办法。市(地)、县民政部门对中央和省下拨的救灾资金原则上应全部下拨,不得留作救灾应急资金,应急资金应由市(地)、县自然灾害救济事业费中解决。财政部门要积极筹措和调度资金,杜绝救灾资金被长期滞留、挤占、挪用等现象,有条件的市(地)、县要进行救灾资金专户储存试点工作,确保救灾资金及时下拨。省、市(地)、县下拨救灾资金应以一个月到位为限,上一批下拨的救灾资金必须在下一批救灾资金下拨前落实到户,否则,视为资金没有安排使用,停拨或缓拨下一批救灾资金。


第 [1] [2] 页 共[3]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