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适时有效地组织和指导茨农进行病虫害防治,在自治区果树技术工作站建立自治区枸杞病虫害预测预报中心,在自治区枸杞研究所和中宁、中卫、惠农、平罗、同心、固原等县共建立7个枸杞病虫害预测预报点,形成枸杞病虫害预测预报网,对生产期内不同产区枸杞主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发生周期及其消长变化进行预测预报、根据预测预报,定期发布枸杞主要病虫害发生与防治信息通报,帮助制定防治技术方案,指导茨农适时选用无公害农药,把枸杞病虫危害和农药使用量控制在最低程度。
四、强化农药安全使用普理,全面实现枸杞无公害生产
加强枸杞病虫害的防治和农药的安全使用,是实施枸杞无公害生产的关键措施。要严格禁止无公害农产品禁用的六六六、滴滴涕、林丹、呋喃丹、毒虫丹、甲胺磷、久效磷、对硫磷、克虫磷、氧化乐果、三氯杀螨醇、双甲咪、氰久、氟乙酰胺、磷化锌、有机汞制剂、砷制剂等20多种剧毒高残留农药在茨区销售和使用。对农药实行林木用药与作物、果树、蔬菜等用药分类经营,由自治区农业、林业、工商、质监、供销等部门共同对农药经营企业或个人进行普查分类,确定经营范围,发放经营许可证。所有经营农药的企业或个人,不得经营以上禁用农药,严格控制禁用农药进入枸杞主产区的流通渠道。要建立枸杞无公害农药专销点,为茨农提供推荐使用的扑虱蚜、苦参碱、大功臣、吡虫啉、枸蚜1号、枸蚜2号、吡虫啉洗衣粉合剂、百草1号、螨克、螨死净、扫螨净、硫磺悬浮剂、霸螨灵、田卫士、敌杀死、功夫、灭杀菊脂、来福灵等20多种无公害农药。在病虫害防治中,要重视综合防治措施的应用,交替使用不同种类农药,以提高药效,防止病害虫产生抗性。鼓励使用生物防治技术,严格控制农药安全间隔期,在采果期坚持严格落实“采前不喷、采后喷,不到间隔期不采摘”的原则,避免药物污染果实。要大力推广枸杞鲜果油脂冷浸处理及热风烘干技术,提高枸杞产后加工处理水平。
五、健全质量检验检测体系,确保枸杞产品质量
2001年,我区已在自治区农科院建立了国家级枸杞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今年,要在银川、中宁、惠农、固原等地建立4个流动质量检验检测站,不定期进行枸杞质量安全卫生抽检,形成贴近田头,贴近市场,能就近就地进行快速检验检测的两级质量监督网。从5月中旬开始,由自治区林业局、质量技术监督局委托宁夏枸杞协会组织4个流动质量检测站,分6月、7月、8月三次,对各主产区枸杞质量进行采样抽检,对不合格产地进行通报,限期使产品达到无公害标准。要严格坚持枸杞产品质量抽检监督制度,把好枸杞产品质量源头。主产区市、县要尽快成立农业、林业、工商、质监等部门组成的无公害枸杞生产实施督查队,不定期检查禁用农药,抽检枸杞产品批发市场、经营企业或个体营销的枸杞质量。对不合格枸杞产品、禁用农药的经营者,要根据情节,依法给予批评教育、通报、查扣没收产品或罚款、禁止进入市场流通等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