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大力开展综合整治,使城市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特别是近几年,通过旧城改造、府南河综合整治、“五路一桥”等工程的建设,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得到极大显现,公众环境意识日益提高。中央将生态环境保护确定为西部大开发的根本点和切入点,成都市要在西部大开发中构建西部战略高地、实现跨越式发展,在以经济工作为中心,巩固和发展创卫、创优成果并与十五规划相衔接的基础上,加快步伐建设国家园林城市和最佳人居环境城市,尽快制订创模工作方案并完成申报,抓紧组织实施高标准的创模行动计划尤显迫切。
二、成都市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的条件分析及阶段目标
(一)成都市城市环境保护工作在全国的地位
成都市作为47个国家环保重点城市之一,自1990年直接接受国家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以来,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不断抓住机遇,以项目作支撑,以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带动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以环境宣传教育推动污染控制与生态建设,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随着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步伐的加快,硬件建设与保护环境的差距不断缩小,考核成绩逐年提高,先后七次进入全国前十名,其中四次进入前六名,并于2000年度取得第三名的最好成绩。是西部地区率先进入全国前十名的城市。同时,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以下简称创卫)、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以下简称创优)活动所取得的成绩,以及各级领导和公众环境意识的不断提高,为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成都市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的条件分析
从创模工作方面看,城考成绩名列全国前茅、全省第一,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基础,以及环保投资指数>1.5%,已经达到环保模范城市的基本条件标准。
从创模指标方面看,社会经济、环境质量、环境建设、环境管理四大板块24项指标中,除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环境噪声达标区覆盖率两项指标外,其余二十一项指标已经达到或基本达到国家标准。
从创模差距方面看,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目前为26.50%,按现在的绿化计划进度,还有7.53平方公里的差距才能达到30%的国家标准;环境噪声达标区覆盖率目前为56.41%,必须达到或超过60%的国家标准。此外,环境空气质量及中小河道水质改善任务十分繁重。在基础较好的其它二十一项指标中,管理和建设稍有疏忽,也将给创模工作带来困难。
(三)成都创模的阶段奋斗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