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发展中部生态旅游业。按照全省旅游发展规划要求,结合中部地区优越的山区旅游资源,加速发展生态旅游,重点配套完善七仙岭森林温泉公园,建设供排水工程,提高进山公路等级,完成上山游览人行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五指山旅游开发区基础设施项目投入力度,启动景区生态旅游项目,重点建设旅游登山道、旅游服务中心和水满村民族风情项目。
盘活中部地区工业企业资产。省工业主管部门要争取完成定安石墨厂、屯昌陶瓷厂、屯昌酒厂、五指山机械厂、保亭橡胶厂、保亭纺织厂、白沙木棉糖厂和白砂糖厂等8家国有工业企业的职工安置和资产盘活工作,通过债务重组盘活国有企业资产。省工业发展专项资金安排要向中部倾斜,支持中部地区工业项目贷款贴息,鼓励企业在中部地区建设农产品加工项目。
五、加强人才开发工作
加大中部基础教育投入。继续实施“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国家支援不发达地区教育资金、少数民族地区补助和省财政预算内教育基建投资向中部地区倾斜安排,重点改善中小学校舍、图书配置和教学仪器配备等基本办学条件。广泛吸引各种赞助捐款用于中部地区救助失学儿童。完善奖、贷、助、补、减等形式的资助政策和办法,帮助家境贫困学生完成学业,提高中部地区义务教育阶段的入学率,降低控制辍学率。
加强中部地区师资队伍建设。实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对中部地区中小学1/3教师进行培训,每位教师接受不少于240学时的培训。举办各种培训班,为中部地区培训省级和市、县级骨干教师、新任校长及未达标教师,全面提高中部地区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管理能力。
抓好中部职业教育工作,培训农村实用人才。招收中部地区“小康班”学员200名,扶持中部地区各市、县自办“小康班”,培养更多的农村致富带头人。积极推广“9+1”办学形式,在中部地区举办“9+1”职业培训班,委托华南热带农业大学举办少数民族青年实用技术专修班,招收中部地区学员50名。支持中部地区重点建设3所职业学校。加大省属中专对中部地区职校的扶持力度。
开展对口扶教和巡回教学活动。实施“教育扶弱工程”,在经济发达地区与中部地区之间,进行县与县、乡镇与乡镇、学校与学校在资金、教学和管理等方面的对口扶持。结合中部地区的实际情况,以热带农业、畜牧业为主要培训内容,开展对农民实用农业技术培训,全年计划培训2万人次。积极培训农民技术员,继续开展农民技术员职称评定工作。组织各种电视讲座、科普展览、观看VCD农业技术专题片、发放农业技术书籍和资料,提高中部地区农民的科学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