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条 口岸检查检验单位应遵循集中管理、分工协作、积极配合的原则,按各自职责做好监督管理和检查、检验、检疫工作。
口岸业务单位和口岸服务单位应按各自业务范围进行合法经营,提供安全、快捷、方便、优质服务。
第六条 口岸单位必须遵循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并重的原则,依法及时处理涉外问题;不能自行决定处理办法的,必须及时请示市口岸办。
第二章 口岸开放与关闭
第七条 本市口岸的开放规划,由市口岸办会同市计划、财政部门根据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以及口岸业务单位工作需要编制,并报省和国家口岸管理部门审批或备案。
第八条 本市开放一类口岸,报国务院审批。开放二类口岸,报省人民政府审批。除国家已批准的外,开放武汉港开放水域内停靠出入国境船舶的码头或泊位,报市人民政府审批,省人民政府备案。
第九条 开放本市口岸,由口岸业务单位向市口岸办提出申请,市口岸办会同有关部门审核,转报市人民政府审批或转上级备案、审批。
第十条 口岸业务单位向市口岸办申请开放本市口岸,应提供下列资料:
㈠可行性研究报告,包括口岸基本条件、近3年客货运量、经济效益和发展前景等;
㈡根据客货运量提出的口岸检查检验单位机构设置和人民编制方案;
㈢检查检验场地和办公、生活等口岸配套设施建设方案以及投资概算和资金来源。
第十一条 开放本市口岸,由市口岸办协助省和国家口岸管理部门或单独对口岸配套设施和口岸检查检验单位机构设置、人员配备进行验收。
第十二条 关闭本市口岸,由原批准开放的机关审批。
第三章 综合管理
第十三条 列为国家和地方口岸开放规划项目的,口岸现场检查检验设施,应与港口、机场、车站等主体工程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投资,统一建设。
第十四条 经批准开放的本市口岸,由市口岸办会同有关部门划定控制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