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关于扶持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议案的决议

  (五)扶持石灰岩地区和边远高寒山区少数民族贫困人口搬迁,解决其生产生活困难问题。
  3个自治县共有少数民族人口17.21万人,其中约6万多人居住在石灰岩地区和边远高寒山区,远离乡镇及县城,贫困落后,生产生活十分困难。为扶持这些贫困少数民族人口解决生产生活困难及今后的发展问题,省委、省政府于1996年决定对3个自治县的石灰岩地区、边远高寒山区少数民族贫困人口实施搬迁。1996年至1997年,共搬迁5000户30000多人,大部分少数民族搬迁户当年搬迁,当年即解决了生产生活困难问题,摆脱了贫困,一些少数民族搬迁户还通过勤劳致富,过上了富裕的生活。此外,1996-2000年,省扶贫办还与有关部门共同配合,帮助3个自治县石灰岩地区、高寒山区贫困群众20000多人进行异地搬迁,为自治县脱贫奔康打下了基础,创造了条件。
  二、实施议案取得的主要成效
  (一)民族地区经济得到较快发展。2000年,3个自治县国内生产总值达16.93亿元,与1995年相比,增长40%(90年同比价)。工农业总产值为21.40亿元,比1995年13.35亿元增加8.05亿元,增长70.9%,年均递增11.3%。其中工业总产值13.20亿元,比1995年6.39亿元增加6.81亿元,增长1.26倍,年均递增17.7%;农业总产值为8.20亿元,比1995年6.96亿元增加1.24亿元,增长21.63%,年均递增4%。财政收入方面,1997年,3个自治县的财政收入(含税收返还)达11649万元,实现了议案提出的1997年达到7000万元的目标;2000年,财政收入(含税收返还)达14082万元,超过了议案提出的2000年达到1.4亿元的目标。
  (二)人民群众收入大幅度提高。2000年,3个自治县城镇职工人均工资达7467元,比1995年4643元增加2824元,增长60.82%;农村人均纯收入达2621元(其中连南2173元、连山2257元、乳源3177元),比1995年1105元增加1516元,增长1.28倍。
  (三)交通通信能源等基础设施得到较大改善。过境省道1946线、1948线、1955线和1960线改造完成,已通车。全省少数民族地区,1997年实现了行政村(管理区)村村通电。2000年实现了行政村(管理区)村村通公路、通邮、通电话。能源建设方面,3个自治县现有小水电站320多座,总装机容量达40万千瓦,架设了110千伏安输变电线路47.5公里、35千伏安输变电线路48公里,以及一大批中低压变电站和输变电线路,初步形成了小水电开发“发、供、送”配套成龙的良好局面。民族地区已完成农网改造的农村到户平均电价控制在0.8元以下。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