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按照省政府批准省经贸委、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关于分离国有企业自办中小学校的指导意见》的精神,积极推进企业自办中小学校的分离移交工作,进一步减轻企业办社会的负担。加快省非金属矿开发公司、省建材机械装备公司、省建材经济技术开发公司、省机床工具公司、深圳纺织原材料公司、省纺织天星公司等20户左右企业脱钩改革方案的审批和实施工作。
3、继续大力推进国有中小企业多种形式改革。分片召开中小企业改革工作座谈会,对100多家资不抵债的企业进行调研,摸清重点、难点,探索适合企业实际的改革形式。重点抓好粮食系统、公益性企业的改革。在一季度已完成21户企业改革的基础上,力争上半年完成120户国有中小企业多种形式的改革。继续做好申报国家经贸委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试点工作,争取3-5家列入国家第三批试点,做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行业自律工作,筹建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协会,抓好信用制度的试点工作,选择1—2个地市为试点。继续做好中小企业对外合作和交流。
4、引导企业开展管理创新。协同省有关部门完成省属12户大中型骨干工业企业经营目标考核,组织省重点骨干企业申报2002年信息化建设项目,组织开展以“三项制度改革”和“企业信息化建设”为主要内容的管理培训班。
(三)突出标本兼治,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1、开好各市整顿办公室联络员会议。传达贯彻安徽省整顿与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领导小组第3次会议精神,安排一次全面督察活动和2次专项督察活动。组织清理各单位受理的举报案件、领导批办案件、国家部委挂牌案件的查处情况。
2、加强对重要商品市场的监督管理。全面开展加油站专项整治工作,加大整顿规范成品油市场的力度,依法对违规加油站进行处置,制定《安徽省成品油行业“十五”发展规划》(草案)。会同省公安厅下发清理整顿后合格的旧机动车交易中心(市场)名单,并向社会公告,进一步完善旧机动车交易市场管理办法。继续加强对生猪定点屠宰、盐业、化学危险品、典当、拍卖、旧货业等特殊商品市场的监督管理。
3、加强企业减负和重点项目的监督管理。4月上旬召开全省企业减负暨企业监督工作会议,部署我省全年企业减负和企业监督工作。在4月份完成前四批国债项目的督查,5—6月份对开工建设的国债项目有重点地进行督查,并继续做好债转股项目扭亏脱困情况的跟踪督查工作,对2001年度省级生产建设资金贴息项目进行督查。在各市对所在地项目进行自查并将结果上报的基础上,选择3—5户重点企业进行抽查。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