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对策与措施
(一)加强领导,统筹规划,建立健全我省信息化管理体制。在国家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的指导下,省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全省的信息化工作,制定全省信息化发展规划;确立涉及全局性的实施措施及建设项目;协调解决信息化建设中长远性、全局性、关键性的问题和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重大信息化建设工程。省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由省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信息产业厅)负责。各省辖市政府及省直各部门都要成立相应的信息化工作机构,建立全省统一的信息化管理体制,保证信息化建设按照全省总体规划,有计划、分层次、有步骤实施。各地各部门要树立全局观念,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信息化工作,健全信息化工作责任体系,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加强监督检查。
(二)加强政策法规建设,确保全省信息化建设健康有序发展。努力把握信息化发展的趋势,加强信息化政策法规的前瞻性基础调研工作,结合我省实际制订有关实施意见。对不适应信息化发展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政策要抓紧修改或者废止。要落实电子商务发展、社会保障和市民服务信息系统、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信息安全、软件和信息产品知识产权保护、网上个人隐私权保护、信息服务业等方面的法律规定,确保信息化建设健康有序发展。
(三)拓宽投融资渠道,建立多元化投资体制。建立我省信息化专项资金,省财政每年从预算中划出专门经费,投入信息化建设。同时积极争取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积极引入新的融资机制,拓宽投融资渠道,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明确产权关系,调动社会各方面的投资积极性。鼓励和吸引国外、省外企业和民间及个人投资,争取银行专项低息贷款,支持我省信息化建设。
(四)开展多种形式的人才培养教育,加快信息化人才培养步伐。要制定全省信息化人才培养规划。要下大力气吸引国内外一流信息技术人才,努力营造用好人才、吸引人才的良好环境。要制定和发布我省信息网络和人员培训技术规范标准。根据信息化建设需求,积极开展跨部门、跨地区的计算机及信息管理知识短期培训,尽快培养出既懂业务又懂信息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要在各级各类学校普遍开展数字化教学和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大力培养信息、网络和通信技术等领域人才。要充分利用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郑州大学等高等院校在信息技术、信息人才教育方面的优势,采取委托培养、在职学习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培养信息工程方面的急需人才。要大力开展信息化知识的社会培训,在各行业多层次多方位普及信息化知识。要进一步组织好全省计算机软件专业资格和水平考试、计算机应用等级能力及信息化技术证书教育考试工作。对我省国家公务员开展信息技术及电子政务知识培训并达到相应的岗位要求,把电子政务知识作为公务员能力考核的内容之一。
(五)加强舆论宣传,提高全社会对信息化建设事业的认识。要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信息化意识,采用多种形式、通过多种渠道进行信息知识的宣传,使他们充分认识信息化的重要意义,形成推进信息化建设的共识。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信息服务站点等多种媒体,广泛宣传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宣传我省信息化建设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普及信息知识和基本应用技能,积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了解和参与本行业、本地区、本单位的信息化建设,提高全社会对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
(六)加强省内外、国内外的技术交流与合作,不断提高我省信息化工作水平。在保证我省信息化发展整体利益的前提下,扩大省内外、国内外的技术交流与合作,积极引进技术,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产品的开发,尽快缩短我省信息化与国内先进地区的差距。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交流活动,加快技术和管理创新,不断提高我省信息化工作水平。
附件
河南省信息化“十五”规划标志性工程及重点工程项目表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性质 建设规模 建设起止年限 总投资(亿元)待定 投资来源 主要责任单位 备注
1 河南省政务信息网络工程 续建 建设以“三网一库”为基本架构的全省政府系统政务信息网络 1999-2005 待定 省政府办公厅、省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室、省计委、省直有关部门、各省辖市政府 标志性工程
2 河南省制造业信息化应用工程 新建 建立制造业信息化应用示范、研究开发、技术服务三大体系;充分应用信息技术提高制造业的综合素质和市场竞争力 2001-2005 6.6 国家、省、市科技三项费用 省科技厅、经贸 标志性工委、计委、信息化产业厅
3 河南省农业信息化服务工程 续建 整合“三农网”,为省、市、县三级农业信息化建设和农民提供服务 1998-2005 0.3 省、市、县政府 省农业厅、农科院、河南农业大学 标志性工程
4 河南省社会保障信息化工程 新建 以郑州市社保信息系统为试点,逐步建设全省统一的社会保障信息系统,按照国家社会保障信息系统总体方案及技术标准、应用标准分步逐级建设,实现社会保障资金的社会化发放 待定 待定 省、巾、县政府 郑州币政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民政厅、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计委 标志性工程
5 郑州郑东新区宽带网络示范工程 新建 与郑州市郊东新区开发建设同步建成新东区信息化示范区,进行三网融合试点 待定 待定 待定 郑州市政府、省信息产业厅、计委、通信管理局 标志性工程
6 河南省金盾工程 续建 建成河南省金盾工程体系,为全省公安、政法部门提供较强的网络服务与信息支持 2000-2005 40 国家及省、市、县政府 省公安厅、计委 国家计委立项,公安部金盾工程项目
7 税务信息化工程 续建 完成我省税收征管系统(CTAIS)的建设 2000-2004 1.6 自筹 省国税局、地税局、各省辖市政府 国家税务总局地税信息化试点工程
8 “中华粮网”电子商务系统 续建 完善"中华粮网"电子商务系统,使郑州成为国家重要的粮油网络交易中心,到2005年网上交易额达到350亿元 2001-2004 1.3 自筹 郑州粮食批发市场、省粮食局、各省辖市政府 公安部国家级信息安全应用示范工程
9 漯河市农业信息化示范工程 新建 围绕农业产业化进程,应用信息技术带动“贸、工、农”一体化,支持区域经济持续、快速、高效发展,到“十五”未把原河市建成在全国有影响的农业产业化基地 待定 待定 1.漯河市政府 2.自筹 漯河市政府、省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农业厅 国家信息化办公室信息化带动农业产业化试点城市
10 河南省电子商务认证中心 新建 作为公正的第三方机构,专门负责发放井管理所有参与网上交易的实体所需的数字证书。提供数字证书的相关服务 2002-2005 2 1.政府投资600万元 2.自筹1400万元 省计委、信息产业厅、郑州粮食批发市场、省软件技术总公司
11 信息网络安全产品 新建 形成系统信息安全系列产品,如信息安全芯片、商业电子密码支付器,使我省的信息安全技术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形成产业化能力 2001-2005 2.0 自筹 信息工程大学、豫能公司、省计委、信息产业厅、科技厅
12 第三代移动通信产品 新建 形成30万个信道基站、100万线移动交换机、200万部手机生产能力,使我省新一代通讯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01-2005 1.5 自筹 巨龙集团公司、移动通信公司、省信息产业厅
13 河南省基础数据库建设工程 续建 重点开发对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基础性数据库,包括:政府类、基础资料类、科技教育类、社会文化类,面向全社会提供广泛的信息服务 待定 待定 待定 省政府有关部门、省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各省辖市政府
14 河南省教育信息化网络工程 续建 建成覆盖全省各级教育行政机构、所有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大部分中小学和职业技术教育单位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实现教育管理网络化和数字化;开展现代远程教育的区域性试点工作 2001-2005 2.0 各级教育经费 省教育厅
15 郑州市空间数据基础设施(PSDI)建设工程 新建 建立空间数据交换网络支撑平台,服务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宏观经济管理,促进全社会信息资源的广泛利用 2001-2005 待定 郑州市政府 郑州市政府、省测绘局
16 河南省交通信息化工程 续建 建设省交通信息网络体系、省高速公路通信信息系统、省公路客货运信息网络系统 2000-2005 待定 待定 省交通厅、各省辖市政府
17 河南省邮政信息化工程 续建 完成邮政综合网子系统改造、电子化支局改造、ATM工程建设、邮政网络功能化改造和物流配送系统建设 2000-2005 10.0 1.上级主管部门拨款 2.自筹 省邮政局、各省辖市政府
18 河南省无线电监测中心项目工程 新建 建设河南省无线电监测中心,使之成为国家无线电监测网在中原地区的网络节点,成为河南省所有无线电监测网站的控制中心、数据交换中心。建成5个A级、7个B级和6个C级无线电监测站 2001-2005 4.9 1.中央及省财政拨款2.频率占用资 省信息产业厅、计委、各省辖市政府
19 河南省旅游网络综合服务平台 新建 实现省内旅游交通、饮食、主要观光景点票务等方面的网络服务 2001-2004 0.03 1.政府投资200万 2.自筹100万 省旅游局、外侨办、各省辖市政府
20 固定通信网扩建工程 续建 建设市话扩容工程和光网络工程;同时,建设宽带多媒体通信网、IP网,到“十五”未干线光缆达到1.8万公里,接入网光缆达到3.5万公里 2000-2005 待定 自筹 备电信公司、省通信管理局
21 移动通信网工程 新建 建设无线网、交换网、智能网、移动数据多媒体网、CMnet网、IP电话网、传输网、数字同步同,为全省用户提供多种智能化业务服务和移动多媒体服务 2001-2005 100.0 自筹 移动通信公司、省通信管理局
22 联网通信网工程 新建 GSM四期工程,全省扩容80万户系统容量。CDMA一期工程,全省新建60万系统容量。数据通信骨干网三期,全省18个省辖市ATM、VOIP节点 2001-2002 29.4611 自筹 联通公司、省通信管理局
23 郑州第二长途电信枢纽工程 续建 建筑面积90467.08平方米 2000-2002 5.3611 自筹 电信公司、省通信管理局
24 建筑与装饰材料电子商务交易平台 续建 形成建筑与装饰材料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中国龙网)B-S-C的应用,2005年建立国际化的"建筑与装饰材料"电子商务交易体系,到“十五”末,建筑与装饰材料电子商务交易系统的网上交易额达到10亿元左右 2000-2005 0.5 自筹 省计委、经贸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