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饮料及其它产品:
立足我省食品加工业优势,以绿标企业为基础,到2005年饮料及相关产品的绿色食品标志数达到15个,总产值达到5亿元。
三、主要措施
(一)统一认识,加强领导
发展绿色食品,有利于提高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性,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有利于培植农业精品名牌,促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的进程;有利于与国际市场接轨,应对WTO的挑战,促进外向型农业的发展。绿色食品产业是21世纪的支柱产业,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统一认识,抓住机遇,切实加强领导,采取得力措施,促进我省绿色食品产业快速发展。一是要把开发绿色食品作为发展特色农业的突破口,创建农业精品名牌,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把绿色食品产业培植成为农业经济新的增长点。二是成立绿色食品工作领导小组,研究解决绿色食品产业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制定和实施扶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推进我省绿色食品产业健康发展。建立健全绿色食品管理机构,加强绿色食品工作的管理与协调。三是要把绿色食品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订实施方案,使绿色食品的发展有目标、有重点、有措施、有责任人。四是各级政府对在绿色食品产业的开发、技术推广和管理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二)积极研究开发和推广绿色食品生产新技术
绿色食品是高科技的产品。要积极鼓励和支持有关单位和科技人员发展绿色食品,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对于绿色食品科研项目和技术推广项目,科技和农业部门要优先纳入重点科研计划和重点推广计划。一是开展品种资源的改良,开发高产、优质、抗病虫新品种,加快绿色食品生产栽培技术的配套和推广;二是开展绿色食品生产施肥技术的推广与应用;三是加强预测、预报,开展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重点的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的推广;四是开展绿色食品加工工艺的引进和应用;五是抓紧制定绿色食品的标准。重点是制定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规程、绿色食品的加工技术规程、绿色食品的贮藏运输技术规程,规范绿色食品的生产、加工、贮藏和运输,保障绿色食品的质量。
(三)突出重点,建设高标准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
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构建市场竞争的规模优势。一是加强绿色食品基地的生态环境建设。通过坡耕地改造,植树种草,增加绿色植被,减少水土流失,防治工业“三废”污染,为绿色食品生产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二是加强排灌设施建设,使绿色食品基地旱涝保收。三是加强绿色食品仓储设施建设,建设晒场和专用仓库,确保绿色食品的质量。四是推广高产、优质、抗病虫、适应性广的品种,减少化学农药的应用。五是大力推广经国家认证的无公害的绿色食品生产资料,保障绿色食品质量与安全。六是大力推广无公害的生产技术,加大有机肥料推广力度,积极推广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推广应用绿色食品加工技术操作规程,绿色食品生产要实行从土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