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加快科技创新,推广先进技术,提高治理水平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科技产业化的决定》,切实解决好技术、资本、市场相互脱节,科研与生产相互脱节等问题,加快科技创新步伐。联合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广泛筹集资金,加快与生态环境建设密切相关的科学研究和试验示范。充分利用全省现有各种生态环境数据,建立全省生态环境建设本底数据库,实现资源共享。大力推广小流域综合治理、酸枣接大枣、集雨窖灌、人工增雨、水坠筑坝、引水拉沙、节水灌溉、机修梯田、垄沟种植、草田轮作等先进实用技术,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提高生态环境建设的科技含量和总体水平。充分发挥山川秀美工程建设专家咨询组的作用,鼓励科技人员投身于山川秀美工程建设,搞好技术咨询和科技服务工作。积极筹建省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应用“3S”技术,建立我省退耕还林、水土保持和植被恢复的动态监测和预测系统,开展向社会公告水土流失动态和生态资源现状业务,更好地为山川秀美工程建设服务。
九、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努力增加农民收入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省委、省政府决定精神,把山川秀美工程建设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紧密结合起来,突出抓好草畜产业建设,努力实现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稳定。进一步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在确保高质量基本农田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地配置土地资源,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培育有比较优势,产值高,销路广的产业,不断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继续加大以苹果为主的果业开发,引进新优品种,提高果品质量。大力发展草畜业,增加农民收入,真正把发展草畜产业,作为我省继果业之后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抓紧抓好。充分利用天然草场资源,大力发展人工种草,搞好饲草贮备、加工、草种培育等产业开发,真正把小草办成大产业。大力推广舍饲养畜,引进优良畜种,实行科学喂养,加强防疫治病,扩大养畜规模,提高经济效益。采取政策引导,资金扶持,科技成果转化等措施,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扶持、发展、壮大一批果业和草畜业龙头企业,通过“公司+农户”这一形式,将生产、加工、销售有机联系起来,实行一体化经营,推动产品优质化、布局区域化和产品精深加工,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十、加强规划和前期工作,拓宽投资渠道各地要高度重视规划设计工作,努力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各市、县、区及乡、村要按照《陕西省山川秀美工程规划纲要》,结合实际,抓紧制定和完善当地的山川秀美总体规划和单项工程设计。各渠道的资金、项目都要以山川秀美工程规划为总蓝图,集中力量,统一实施,打总体战。切实加强项目前期工作,认真做好项目储备,建立项目储备库。各级财政要把山川秀美工程前期工作经费列入预算,增加投入。各地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部委颁发的生态建设项目前期工作规定,规范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和项目申报程序,采取各种措施不断提高全省各级业务部门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前期工作水平。加紧制定渭河、汉江流域治理规划,抓好陕北拦泥淤地坝建设项目、榆林四条 河流域治理项目和陕南水土保持世行贷款项目的前期工作,力争尽快列入国家计划。同时要进一步制定优惠政策,优化投资环境,扩大对外开放,拓宽融资渠道,积极引进省外和国外资金、海外捐赠,吸引各方面技术、资金和人才参与我省山川秀美工程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