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加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增强传统产业的创新能力。在已认定的100个国家级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的基础上,再认定10-20个企业技术中心。力争全省开发新产品500项,申报国家级重点新产品80项;在500项新产品中,争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5至10项,国内先进水平的80至100项,省内先进水平的200项。进一步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相结合的机制,加强对行业共性、关键性、前瞻性技术的联合开发,促进行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力争我省建立4个产学研联合示范点,5个以企业为主体,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参与的产学研联合体,开发10个重大产学研联合项目。
五、发展现代流通业,培育和扩大消费需求
(十三)加快推进现代化流通。一是发展连锁经营,提高连锁企业规模化和规范化经营水平,重点培育和扶持现代化大中型连锁企业集团。选择具有一定规模,经济效益好的连锁企业,从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求,鼓励企业以资金为纽带,运用兼并、联合、重组的方式建立直营连锁集团或利用优势发展特许经营网络,尽快形成实力强、管理规范的跨地区、跨所有制连锁企业集团。二是培育一批代理销售功能与规模能够同大型生产企业相适应的骨干流通集团,更好为生产企业与消费者服务。三是要加快传统流通业改造步伐,整合存量资源,开发和引进流通领域先进技术和设施,推进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提升传统流通业和餐饮服务业的现代化程度,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四是积极发展专业化物流企业,开展直接为企业服务的物流配送试点,提高流通效率。五是积极推进流通业信息化,在大中型流通企业集团推进电子商务试点。六是指导和协调批发市场的规划、建设和发展,对在大中城市已有一定规模的批发市场进行改造提升,扶持培育1至2个辐射力强、规模大、档次高,对当地经济有带动作用的全国性市场,扶持培育3至5个带动地方主导产业的区域性专业批发市场。
(十四)开拓城乡市场,培育、保护和扩大消费需求。积极落实中央扩大内需的各项政策,加强对消费需求的引导,培育新的消费热点。继续发展消费信贷,完善和扩大消费信贷范围。积极开拓市场领域,通过在境内外举办各种形式的展销、洽谈活动,扩大我省工业品和农副产品销售。发挥假日消费和连锁经营等现代流通方式在扩大销售中的拉动作用。大力开拓和启动农村市场,调动农民的有效购买力。
六、抓住入世契机,扩大开放,促进发展
(十五)抓紧研究行业应对措施。加入世贸组织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各级经贸部门要研究世贸组织规则和我国政府入世有关承诺,加大对欧、美、日等重点市场、产品以及易受冲击的产业的跟踪监测力度,加快建立产业预警机制。要充分利用反倾销、反补贴的保障措施和有关规则,结合我省实际,进一步细化和落实汽车、石油、化工、钢材、医药、轻工等重点行业的应对措施。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