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滑坡、泥石流威胁的点(段),建立健全和完善群测群防体系,已建立了群测群防体系的地区,各级责任人应尽职尽责,最大限度的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2、湟中县
(1)东沟村滑坡
位于海子沟乡东沟村,该村北侧山坡由老滑坡体构成,规模达百万立方米以上,山坡坡度35°-40°,滑坡体上落水洞发育。在坡顶处有一渠道,1995年8月在未衬砌的情况下放水,在坡顶形成一长轴4.3米、短轴2.0米的椭圆形落水洞。现渠道虽已进行衬砌,若发生渗漏而使渠水大量涌入老滑坡体,则可能诱发滑坡,对山下50户村民构成威胁。
(2)幸福村滑坡
位于多巴镇幸福村,该村东侧山坡由老滑坡群组成,规模达上千万立方米。山坡上体破碎,发育了众多落水洞及暗洞。在斜坡下部有一本衬砌的农灌渠(兼排洪渠),农灌渠上部的斜坡上发育有一条长50米、宽8-10厘米,可测探50-100厘米的地裂缝。斜坡前缘被开挖形成10-15米高的陡坎,有16户村民沿陡坎而居。1989年雨季斜坡前缘曾发生滑坡,毁坏一间房屋及屋内物品。
(3)汉水沟村滑坡
位于李家山镇汉水沟村,由于地下水的浸润,致使村庄所处的黄土台地前线部分塌落,并呈泥流沿沟谷向下蠕动,而形成一条5-9米高的陡坎,沿陡坎有小的滑坡群分布,并逐年向村庄一侧扩展。目前陡坎距最近的房屋只有2米,陡坎后倒有24户处于危险地带。
(4)陈家滩村滑坡
位于鲁沙尔镇陈家滩村西南侧丘陵斜坡处,该处山坡为老滑坡体。在老滑坡体前缘为全村的取立场地,已形成长300米、高10-25米的陡坎,陡坎上有小滑坡发育。1999年汛期老滑坡复活,在山坡顶部出现了长170米、宽10-60厘米、深4米的裂缝,规模约20万立方米。村民在滑坡危险区内建造了小型砖瓦厂,继续在坡脚处取土,加速了滑坡变形破坏,对砖瓦厂及乡村道路构成严重威胁。
防灾措施及建议:
(1)群测群防人汛期要加强滑坡的巡查监测,发现险情立即将人员撤离。
(2)加强渠道管护,未衬砌的渠道应进行衬砌,渠道发生渗漏时应停止放水。
(3)严禁在滑坡危险区进行取土等工程活动,并在危险区设立警示牌。
3、湟源县城泥石流
县城北面东西两侧各有一条发源于北部中高山区的季节性沟谷,两条沟谷由北向南均穿过县城,汇水面积分别为6.80平方千米、12.12平方千米,沟中有丰富的松散物质。2000年对西沙沟进行了治理,其效果有待验证。
由于两条沟谷下游沟道狭窄,且已被垃圾泥沙塔塞,县城及青藏公路仍受到洪水泥石流的威胁。
防灾措施及建议: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