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已成为我省审计事项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责任审计项目比重逐步提高。2001年全省审计机关共实施经济责任审计项目1023个,占全部审计项目的21.1%,比上年提高6个百分点。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已成为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部分,占经济责任审计项目总数的92%。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不断向较高层次发展,县级以上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试点工作顺利开展。省审计厅和13个省辖市审计局对10名地方党政领导和28名部门领导实施的任期经济责任试点审计任务已基本完成。2001年全省年审计的941名党政领导干部中,处级以上的174名(其中厅局级为16人),占19%。此外,全省各部门、单位内部审计机构共实施经济责任审计4556项,占内审机构全部审计项目的11%。
(四)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成果进一步得到重视和运用。据统计,2001年全省实施的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共查出违纪违规行为金额31.1亿元,其中主管责任21.4亿元,直接责任2235万元。接受审计的领导干部中,审计后共有48人晋升了职务,523人被平调岗位,45人被免职,29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被降职。撤职,24人涉嫌经济犯罪被移送纪检、司法部门。灌南县审计局对县一中学校长实施经济责任审计,查出违规收费、滥发奖金、私设6个小金库等严重违纪问题,县委、县政府据此撤换了学校领导,并将审计结果在全校公示,多年的职工上访问题得到了平息。
二、经济责任审计中发现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主要问题
从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来看,大多数离任领导干部均能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努力完成各项经济指标和任务,个人廉政方面总体情况较好,但在审计中也发现的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仍然不容忽视。
1.资产质量不高,损失较大。审计情况表明,目前企业普遍存在资产质量不高、投资损失较大的问题。究其原因,一是投资决策不严谨,可行性研究不够,投资效益差。部分主管部门以前年度兴办三产时投入到企业的资金回报率较低,且一些企业目前已关停并转,有的还涉及经济纠纷。目前这些单位账面还挂账反映,实际大多数已成为坏账。常州市交通局联合投资组建的常州海运有限公司,经过五年多的运作,难以维持正常经营,只好办理停业清算,净损失1390.21万元。二是对担保风险认识不足,赔偿损失巨大。南京市一企业2001年先后为市果品食品公司和市农业生产资料公司提供贷款担保5776万元和6563万元,由于两公司目前均无力还货,自身已陷入法律诉讼。三是往来账长期不清理或清理缓慢,遗留问题越积越多,潜亏和不良资产严重。无论是企业还是行政事业单位,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往来账长期挂账现象,这其中往往隐藏着巨额国有资产流失、潜亏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