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调整化肥、农药产品结构,整顿生产秩序。发展高效、高浓度化学肥料,淘汰落后小化肥生产企业,增加农药品种,压缩高毒、高残留农药产量,核销产品质量低劣、规模过小的农药生产厂点。二是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大力发展精细化工和农副产品深加工。精细化工重点发展煤化工的深加工产品,农副产品深加工重点抓好发酵化工、酶制剂、燃料酒精及植物有机酸等项目工作。三是以技术创新成果改造传统化工生产企业和化工基础原材料生产企业,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四是优化政策环境,扶持氯碱工业和化肥工业,合理实施优惠电价,实现“电化双赢”。
(六)电子行业
一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结构调整。增强数字电视、微型计算机、新型电子元器件、新型电子原材料等产品的开发和制造能力;力争在集成电路设计和封装、通讯产品领域实现突破;大力推动软件产业的发展,加快软件产业基地建设。二是贯彻落实“十五”专项规划,以市场为导向,加强信息引导,引导社会各方力量投入电子信息产业,增强电子信息产业实力。三是积极利用入世带来的机遇,进一步加大利用外资力度,实施“走出去”和“科技兴贸”战略,扩大电子产品出口。
(七)轻工行业
一是以推动存量和增量调整为重点,进一步推进污染严重、能耗高的小造纸厂的关闭以及小烟厂的清理整顿,引导和支持一批优势企业实施兼并重组,促进烟酒行业产业升级和产品档次的提高。二是着力抓好合肥华凌电器有限公司年产60万台出口冰箱二期工程技改项目、金种子集团年产4万吨纯生啤酒技改工程、安徽迎驾酒业集团年产19800吨茶饮料和果汁饮料项目、安徽国风集团年产5万吨大口径塑料波纹管材项目和年产2.5万吨新型包装材料生产线项目、安徽山鹰纸业高强牛皮箱板纸项目等一批对行业发展牵动性较大技改项目的建设和投产。三是进一步研究和推动盐业体制改革,理顺盐业管理、盐政稽查和食盐专营的关系,整顿和规范盐业流通秩序。四是调整出口产品结构和出口产品的市场结构,大力开发高新技术、高附加值产品,进一步开拓俄罗斯、东欧、非洲等国际市场。
(八)纺织行业
一是以加入WTO为契机,加大改造提升棉纺织、印染、丝绸行业,加快发展服装行业,积极培育产业用化纤、家纺行业。二是抓好棉纺工业基地建设、茧丝绸产业发展和国债项目建设,增加精梳、自动络筒、自动缫丝和无梭织机的比重,发展深加工。三是继续做好淘汰落后和总量调控工作,严格控制增加棉纺、缫丝生产能力,防止新的重复建设。四是进一步强化市场意识,在原料供应、质量标准、营销方式等方面与国际惯例接轨,提高竞争力,继续做好纺织品被动配额分配推荐和组织实施,努力扩大纺织品出口。五是搞好棉纺产需衔接,保证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平稳过渡。六是开展行业对标挖潜、“学华茂”活动,积极研究纺织行业入世应对措施,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纺织行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