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贸行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8.5%左右;培育2-3户年销售额达20亿元以上的商贸流通企业集团。
煤炭行业:工业增加值增长3%;原煤产量计划4800万吨,煤炭出口适度增加,利润继续保持增长。
机械行业:工业增加值增长12%,出口交货值增长15%,实现利润增长18%。
冶金行业:工业增加值继续保持增长,钢产量计划490万吨,有色金属(10种)产量计划26万吨,实现利润1.65亿元。
石化行业:工业增加值增长10%;化肥生产计划175万吨(折纯),其中氮肥140万吨,磷肥33万吨;实现利润略有增长。
电子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30亿元,增长20%;实现利税3亿元。
轻工行业:工业增加值增长8%,全行业实现利税增长8%、利润增长7%;食盐产量计划24.5万吨。
纺织行业:工业增加值增长5%,纺织品服装出口交货值40亿元,实现利润同比增加5000万元。
建材行业:工业增加值增长9%;水泥产量计划2400万吨,平板玻璃产量计划200万重量箱;全行业实现利润增长30%。
医药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5亿元,增长12%;商业销售总额增长15%;工业利润超亿元。
电力行业:工业增加值增长4.5%,发电量计划438亿千瓦时,增长5%;用电量计划378亿千瓦时,增长5%。
军工行业:工业增加值增长9%,继续保持全行业盈利,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军品科研生产计划。
4、重点企业:50户重要骨干企业工业总产值(1990年不变价)增长15%以上;实现利润增长10%以上。
二、工业经济运行调控重点工作
(一)做好动态分析,及时准确把握工业经济运行态势
建立健全工业经济运行调度与预警预测机制。继续加强对省50户重要骨干企业的直接调度,以及对各市、重点工业行业工业经济运行态势的监测,及时掌握经济运行动态。建立对有行业代表性的130户企业调度制度,从企业的生产要素需求、主要原材料及产成品价格、主要产品产销存以及生产经营主要指标等方面实施全方位调度,并按月形成全省工业经济运行的预警预测报告。建立重点亏损企业的预警、监督机制,对全省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中的亏损企业实施按月调度、分级预警、跟踪监控、重点帮扶,综合分析亏损原因,适时提出减亏或控亏的政策措施。
加大对工业经济运行的前瞻性研究。加强对工业经济运行趋势的预测,认真研究各类经济要素对加快全省工业经济发展的影响和其变化趋势,超前分析和研究各种因素对全省工业经济的影响程度。加强对工业经济运行情况的综合分析,把加强工业经济运行调度与研究解决经济运行中的重大问题结合起来,抓住影响全省工业经济发展大局的主要因素、主要矛盾以及带有方向性、普遍性的难点和热点问题进行专题研究,重点是组织好生产资金和煤电供应、运力保障、电力结构调整以及政策措施的剖析研究。通过简报等形式,为各级领导决策提供依据,为广大企业提供指导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