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城市低保和救灾救济工作是各级人民政府(地区行署)的重要职责。各级人民政府(地区行署)要努力调整财政支出结构,逐年加大对这两项资金的投入。今后每年年底前,由各级民政部门根据核定的保障对象所需资金提出下一年的用款计划,经同级财政部门审核后列入财政预算。省级财政将根据各地的财政状况、保障任务、资金安排情况,加大支持力度。各地要认真落实本级财政承担的自然灾害救济费和救济粮差价补贴款,省下拨的自然灾害救济费必须全部拨付到位。城市低保和救灾救济资金要纳入财政专户,实行专项管理,专款专用,确保资金不被坐支、截留、挪用和挤占,同时还要杜绝虚列、虚支或降低标准发放城市低保资金。在上级自然灾害救济费尚未到位的情况下,各地要按照保重点的原则采用不同方式解决灾民的吃饭问题,对有自救能力、暂时无钱买粮的,可采取开仓借粮的办法,解决燃眉之急;对已缺粮的困难群众,要立即采取措施解决困难,不允许出现断粮断炊,更不允许发生非正常情况。
三、加强制度建设,推进城市低保和救灾救济工作的规范化管理
城市低保和救灾救济工作事关广大困难群众的切身利益,政策性强,各地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有关规章制度,加强管理,规范操作。要结合实际,尽快制定和完善与《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相配套的最低生活保障申请人家庭财产收入申报制度和审核办法,规范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申请、审批、发放和监督程序。严格按政策规定审批最低生活保障对象,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积极推行低保资金社会化发放,确保准确、及时、足额和公平、公正、公开。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加强对救灾款物的管理,发放救灾款物必须坚持民主评议、登记造册、张榜公布、公开发放的程序,实行民主监督,做到公平公正。要加快推进低保工作信息化管理进程,努力提高工作效率。要结合社区建设,切实解决好基层有人办事、有钱办事的问题。
四、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城市低保和救灾救济工作落到实处
城市低保和救灾救济工作事关我们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事关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权益;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各地各有关部门要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将城市低保和救灾救济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周密部署,确保工作落到实处。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加强配合协作,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民政部门要做好城市低保和救灾救济工作的组织实施工作;财政部门要保证城市低保和救灾救济资金的及时足额到位,加强资金的监督管理;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工会组织要配合民政部门做好保障对象的就业、收入状况等有关情况的调查核实,与民政部门共同做好各种保障措施的衔接工作;建设、教育、卫生、工商、税务、供电等部门要认真落实和积极探索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在住房、医疗、子女上学、税收、水、电、煤气等方面的社会救助政策;粮食部门要配合民政部门做好灾区和缺粮地区救灾、救济粮食供应工作;民政部门要会同财政、劳动和社会保障等部门加强对城市低保和救灾救济工作的督促检查,及时了解情况,把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同时,要广泛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开展扶贫济困送温暖活动,共同帮助城乡困难群众家庭摆脱困难,形成全社会互助互济的良好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