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市结核病控制工作还存在不少困难与问题:一些领导对结核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没有得到全面实施;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结核病防治工作局面尚未完全形成;宣传教育的广度和深度不够,结核病防治知识尚未普及;结核病防治经费投入和防治能力不能适应当前防治工作的需要。同时,流动人口的增多、耐药病人的产生、艾滋病病毒与结核菌的双重感染等因素,加大了结核病防治工作的难度。今后,必须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存在问题,强化结核病防治工作。
二、指导原则
(一)政府负责、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共同做好结核病防治工作。
(二)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积极发现和治疗传染性肺结核病病人。
(三)实行分类指导,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群给与重点帮助。
(四)全面实施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落实结核病病人的归口管理和督导治疗。
(五)实行肺结核病治疗费用“收、减、免”政策,对没有支付能力的传染性肺结核病病人实行免费治疗。
三、总体目标
(一)建立政府领导,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结核病防治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机制。
(二)到2005年,全市全面实现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的人口覆盖率达到90%;到2010年达到95%。
(三)到2005年,全市治疗传染性肺结核病病人达到4120人;到2010年达到10000人。
四、工作指标
(一)到2005年,肺结核病病人和可疑肺结核病症状者的转诊率达到90%;到2010年达到95%。
(二)到2005年,传染性肺结核病病人的督导治疗覆盖率达到80%;到2010年达到85%。
(三)到2005年,传染性肺结核病病人的规则治疗率达到90%;到2010年达到95%。
(四)到2005年,传染性肺结核病病人的治愈率达到80%;到2010年达到85%。
(五)到2005年,乡村医生结核病防治技术培训率达到85%;到2010年达到90%。
(六)到2005年,全民结核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达到60%;到2010年达到80%。
五、主要策略与措施
(一)加强结核病防治能力建设,建立健全服务网络。
要建立和加强市、区、街道(社区)及县、乡镇、村结核病防治机构和队伍建设,明确各级结核病防治机构的职责和任务,通过改革,进一步调整、充实结核病防治机构和防治专业队伍,加强防治业务培训,提高结核病防治人员的防治技术和服务水平。
市、县(区)级结核病防治机构要成为实施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落实结核病防治规划的基本单位,认真履行结核病防治工作职责,具备承担对肺结核病患者的诊断、治疗和管理的任务和能力。市级结核病防治机构要能够履行和承担对所辖县(区)结核病防治工作的业务指导、技术培训、质量控制、监督检查和管理评价等职责和任务,积极协助卫生行政部门做好《规划》和年度计划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