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宝成线凤州-阳平关段;阳安线阳平关-勉县段,西乡-恒口段;襄渝线安康-七里沟段、紫阳-紫黄段、旬阳-白河段;西康线柞水-安康段;陇海线硖石-凤阁岭段。以上线路均处于秦巴山区,若遇暴雨、连阴雨有可能发生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灾害。
公路:国道316酒奠梁-河东店段、西乡古城-石泉段;210子长县城-姚店段、西乡古城-镇巴县鱼渡镇段;310甘峪-东岔段,108周至-佛坪段;312彬县段、丹凤-商南段。省道旬阳-白河段、旬阳-安康段、安康-镇坪段、勉县-阳平关段、山阳-柞水段、山阳-镇安段、神木-府谷段。
上述公路均位于秦巴山区或黄土梁峁区,修路切坡造成的不稳定边坡较多,局部地段有可能发生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灾害。
(五)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预测。根据已完成的37个县(市)地质灾害调查结果统计,共发现地质灾害隐患点4848处,其中滑坡3593处、崩塌433处、泥石流沟283条、不稳定斜坡385处、地面塌陷70处、地裂缝84条。依据其稳定性、危害程度及危险性,从中选择威胁300人以上居民点或省级风景名胜区的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38个,作为2002年省级防灾预案点,并对其进行分析预测(详见附表)。
(六)地质灾害发生的时段预测。地质灾害的发生与降雨密切相关,预计2002年地质灾害发生的时间段为5-10月,其中7-9月为地质灾害高发期。
四、地质灾害预防措施及建议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地质灾害防治是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是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的大事。在今年的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江泽民总书记要求“切实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行属地化管理,各级行政首长为第一责任人。各级政府及国土资源部门要充分认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切实抓好。各级国土资源部门是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职能部门,负责对本地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统一管理;水利、气象、公路、铁路、电力、建设、农业、民政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协助做好防灾减灾工作。威胁铁路、公路、电力、水利、矿山等设施或企业安全的地质灾害,由其主管部门或危及单位负责监测、预报,并进行治理,国土资源部门负责监督检查。
(二)完善各项制度,确保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落到实处。各级政府及国土资源部门要结合本地区实际,汛前编制地质灾害防灾预案,汛期严格执行汛期值班、险情巡视和灾情速报制度。一旦发生灾情,要及时上报,并迅速组织抢险救灾,防止灾情扩大。省国土资源厅在汛期实行24小时日夜值班,值班电话为:(029)7851045,传真:(029)7851045,手机:13991850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