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科技厅江苏省医药、农药、
兽药科技产业示范工程2002-2005年实施方案的通知
(苏政办发[2002]59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
省科技厅制定的《江苏省医药、农药、兽药科技产业示范工程2002-2005年实施方案》已经省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2002年5月22日
江苏省医药、农药、兽药科技产业
示范工程2002-2005年实施方案
实施医药、农药、兽药(以下简称“三药”)科技产业示范工程,是我省推进科技创新,加快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高新技术产业,全面提高经济竞争能力的重要举措。经过近几年来的努力,我省发展“三药”科技产业已取得重要进展。全省“三药”产业的经济运行质量和企业竞争力明显提高,“三药”产业规模均居全国前列,“三药”领域遵循国际或国家新药开发规范建立了74个技术创新平台,在全国率先构建了推动生物与新医药产业加快发展的专业化自主创新体系。但也应当看到,我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力的“三药”新产品还较少,医药产业方面缺乏能与跨国药业集团竞争的大型企业,农药产业仍以仿制药为主,兽药企业规模小、创新能力弱、规范化生产程度不高。面对我国加入WTO的新形势和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严峻挑战,必须进一步加快实施“三药”科技产业示范工程,大力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药”高新技术产业,促进全省“三药”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提高“三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为此,特制定全省“三药”科技产业示范工程2002-2005年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2002-2005年实施“三药”科技产业示范工程的指导思想是,以我国加入WTO为契机,以建设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为突破口,整合“三药”企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各类科技资源,建立企业自筹、风险投资、政府投入、金融贷款等多元化的经费筹措渠道,形成培育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三药”科技产业的良性机制。实施一批“三药”自主创新研究开发项目,重点组织“三药”工程化与产业化科技攻关,创制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药”新品种,建立健全能与国际或国家新药研究开发规范接轨的“三药”专业化科技创新体系,加快我省“三药”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提升我省“三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与市场竞争力。主要目标是:按照国际或国家新药研究开发规范,建设全省“三药”专业化研究开发体系,健全“三药”共性条件保障体系,建立“三药”支撑服务体系。到2005年,突破20-30项产业化关键技术,创制30-40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药”新品种,开发40-50种“三药”新制剂,每年取得医药与兽药新药证书和新农药登记证书120-150项,获发明专利80-100件;培育或重组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和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三药”高新技术企业,使全省“三药”产业的销售和利税增长水平高于全省工业增长平均水平4-6个百分点,到2005年,全省“三药”产业的经济规模达到600亿元,利税超7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