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农业厅等4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快畜牧业结构调整的意见等3个文件的通知

  4.陕南秦巴山区。以补播改良和开发利用为主,主要种植白三叶、黑麦草、百喜草等优良牧草,建设秦巴山区肉牛、肉羊湿生牧草带。到2005年人工草场保留面积200万亩,改良草场60万亩,建立牧草种子基地1万亩,建成大型草业龙头企业1个,建成牧草种子集散贸易市场1处。
  5.关中平原、汉中盆地。主要开展农田种草,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尽快建立三元种植结构。主要种植苜蓿、黑麦草等,建设城郊奶牛苜蓿带。到2005年人工草场保留面积50万亩,建立牧草种子基地5000亩。
  四、主要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级政府要从推动我省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认识发展草产业的重要意义,正确处理种草与造林、种草与种粮的关系,把草产业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摆上政府工作的重要位置,切实加强领导,制定规划,认真部署,组织群众分步实施,保证草产业顺利发展。
  (二)制定政策,增加投入。草业是强国富民的基础产业,在今后一定时期内仍将是弱势产业,要制定和完善发展草产业的扶持政策。一要完善和稳定草地承包责任制,把草场尽快承包到户,调动群众建设草场的积极性。二要通过以粮代赈、无偿提供牧草种子、优先提供扶贫资金等政策,扶持草产业发展。三要多渠道增加投入。将发展草产业所需资金纳入财政预算,逐年增加草业专项资金投入。加大信贷资金投入力度,扶持草业龙头企业发展。不断创新融资机制,吸纳社会资金投入草产业开发。
  (三)建立健全草产品市场体系。一是坚持多种成分、多行业、多部门一起上,在重要草产品产地、集散地,建立一批贯通城乡、辐射全省、吸引外地的草产品批发市场。二是加强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服务功能,解决有场无市和有市无场等问题。三是积极发展草业劳务、技术、信息等市场,重点支持信息咨询、中介服务和各类技术服务组织。
  (四)健全服务体系,提高科技含量。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农业部等部门稳定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意见的通知》(国办发(1999)79号)精神,加强草产业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草业技术推广体系。重点市、县、区要确保机构健全、人员到位、经费保证,层层开展技术培训,大力推广先进技术,提高广大群众发展草业的技术水平。
  (五)抓点示范,带动全面。省上在抓好榆阳区、宝塔区示范点的基础上,在陕北、渭北新建5个草产业建设示范县,各建5万亩示范草场,各县人工草场累计保留面积50万亩以上。在关中新建2个农区三元种植结构示范县,各县示范点人工种草2万亩,各县农田种草达到10万亩以上。各县也要结合实际,集中财力、人力抓好一批示范乡(镇),带动和促进全省草产业快速发展。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