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贯彻《
草原法》,全面落实草场承包责任制,实行依法治草,加强草原保护;实施牧草种子工程,健全草种良繁体系;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开展退耕还草、人工种草,建设草畜商品基地;扶持发展草产品加工,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开发草业名牌产品,提高市场占有率,逐步实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草产业生产格局,建成产、加、销一体化的草业生产框架,使之成为我省农村经济的一个新的增长点。
(二)目标任务。
1.人工种草。年人工种草300万亩,到2005年全省人工草场保留面积达到1500万亩,到2010年人工草场保留面积达到2000万亩。
2.牧草种子基地建设。新建牧草原种场500亩,新建牧草种子基地10万亩,到2005年牧草种子基地保留面积达到15万亩,年产牧草种子500万公斤。到2010年牧草种子基地保留面积达到20万亩,年产牧草种子800万公斤。
3.草场改良。年改良草场80万亩,新建、更新草场围栏50万亩,到2005年改良草场400万亩,建设草场围栏250万亩。到2010年改良草场800万亩,建设草场围栏500万亩。
4.飞播牧草。年飞播牧草10万亩,到2005年全省飞播草场保留面积达到120万亩,到2010年飞播草场保留面积达到150万亩。
5.草场保护。年草场治虫灭鼠300万亩,5年治虫灭鼠1500万亩,到2010年治虫灭鼠3000万亩。
6.草业加工和市场建设。新建大型草业龙头企业4个、小型牧草加工厂点30个,新建草产品中心市场3处,新建牧草种子集散贸易市场3处,加快建设草产品加工贸易网络,促进草产品销售流通。
(三)布局和重点。
1.长城沿线风沙区。以大面积人工种草和围栏封育为主,主要种植沙打旺、冰草、苜蓿等,建设白绒山羊、肉羊沙生牧草带。到2005年人工草场保留面积500万亩,改良草场150万亩,建设草场围栏100万亩,建立牧草种子基地4.5万亩,建成大型草业龙头企业1个,建成草产品中心市场1处,建成牧草种子集散贸易市场1处。
2.陕北丘陵沟壑区。以集中连片退耕种草为主,主要种植苜蓿、沙打旺、红豆草等,建设白绒山羊、肉羊旱生牧草带。到2005年人工草场保留面积600万亩,改良草场90万亩,建设草场围栏100万亩,建立牧草种子基地6万亩,建设大型草业龙头企业1个,建成草产品中心市场1处,建成牧草种子集散贸易市场1处。
3.渭北旱塬区。以退耕种草和草田轮作为主,主要种植苜蓿、小冠花、鸡脚草等,建设肉牛苜蓿带。到2005年人工草场保留面积200万亩,改良草场50万亩,建立牧草种子基地3万亩,建成大型草业加工龙头企业1个,建成草产品中心市场1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