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全省茶叶产业座谈会纪要的通知

  (一)明确茶叶在当地经济中的产业定位。各地要结合实际,选准适宜种茶的县、乡、村,把茶产业作为当地主导产业来培育。在加工上,茶农、初制厂和精制厂三个层次区分功能,合理布局,不搞重复建设。
  (二)明确茶叶品种定位。一方面要对本地品种进行提纯复壮,另一方面要审慎引进外地优良品种,认真进行筛选和鉴定。
  (三)明确茶叶品牌定位。针对我省茶叶品牌杂批量小、无序竞争的状况,对全省现有茶叶品牌进行筛选,开发和培育陕西名优茶叶品牌,省上统一域名,提高陕西茶叶在国内外市场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四)明确茶叶市场定位。要认真分析茶叶市场变化情况,确定陕西茶叶的主销区,加强市场营销,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
  (五)明确茶叶的科技开发定位。推广茶园优质丰产技术,改进制作技术,开发优质名茶。
  三、以生产绿色、优质菜叶为目标,高标准、高起点地抓好茶叶基地建设
  (一)茶叶基地建设要按照规划,合理布局。要与农业综合开发、退耕还林还草等项目相结合,发展生态茶园。
  (二)按标准组织生产。从建园、采摘到加工都要实行标准化操作。要从源头抓起,落实各项技术措施,努力提高茶叶质量。
  (三)按照市场对茶叶品质的要求培训茶农,建设茶叶技术骨干队伍。从今年下半年开始,省政府安排专项费用,由省供销社、省农业厅和茶叶主产县推荐,选派人员到有关院校进行专业培训,解决我省茶叶技术人才断代的问题。
  (四)按产业聚集资金。产茶县要借助东西部贸易洽谈会和杨凌农高会,展示陕西茶产品,宣传陕西茶叶优势,吸引多元化投入,为茶产业发展聚集资金。
  四、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积极推进茶叶产业化
  目前,我省茶叶的发展存在着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生产增长与效益低下的矛盾、茶农分散生产与规模效益的矛盾,存在着品种退化、科技含量低、名牌匮乏等诸多问题,无法适应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激烈的市场竞争。只有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积极推进茶叶产业化进程,才能促进我省茶叶产业健康发展。
  第一,要把基地建设作为实现产业化的重要前提,作为茶叶产业的第一车间来抓。
  第二,要提高茶农组织化程度。各地都要通过建立茶叶专业合作社,把一家一户的茶农组织起来,传播技术,交流经验,逐步开展集约化生产。


第 [1] [2] 页 共[3]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