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审批权限。
1、以县为单位,计税耕地核减汇总数在5000亩(丈量亩)及以下的,由县人民政府批准调整,报市(州、地)和省的税改办、国土资源管理、农业行政管理、财政(农业税收征管)、统计等部门备案。
2、以县为单位,计税耕地核减汇总数在5001—15000亩(丈量亩)的,由市(州、地)人民政府(行署)批准调整,并报省税改办、国土资源管理、农业行政管理、财政(农业税收征管)、统计等部门备案。
3、以县为单位,计税耕地核减汇总数在15000亩(丈量亩)以上的,经市(州、地)税改领导小组审核后报省税改办,由省税改办会同国土资源管理、农业行政管理、财政(农业税收征管)、统计等部门进行审核后,报省人民政府批准调整。
4、各地上报省备案或批准的农业税计税耕地面积与税改实施方案一同上报。
三、切实做好延长土地承包期及其后续工作
(一)已完成延长土地承包期工作的地方,要切实加强对土地变化情况的适时监控、调查,做好承包合同鉴证、变更等工作。
(二)未完成延长土地承包期工作的地方,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采取切实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工作步伐,原则上2002年6月10日前与农户签订承包合同,并将承包证书发放到农户,建立完善第二轮土地承包经营档案。
四、加强计税耕地的动态管理
(一)按照《
中共中央关于做好农户承包地使用权流转工作的通知》(中发[2001]18号)的要求,坚持延长耕地承包期50年不变和 “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切实加强对承包地使用权流转的指导和管理。
(二)农业税收征管部门对计税耕地的变化情况要及时掌握,认真核实,做到以纳税户为单位对计税耕地实行动态管理,对新增的和经批准核减的计税耕地要及时调整,防止出现新的有地无税、有税无地的现象。
(三)各级农业、国土资源、统计等部门要密切配合财政(农业税收征管)部门,建立健全计税耕地的档案管理,对计税耕地要进行年度性的登记、归档、汇总管理等工作。
五、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农业税计税耕地面积的清查、核实和审批工作,是农村税费改革工作中关键的基础性工作,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统一部署,精心组织。各级财政(农业税收征管)、国土资源管理、农业行政管理和统计等部门要密切配合,认真履行职责,加强调查研究,制定具体措施,狠抓落实,切实搞好这项工作。各级税改工作指导督查组要把核减计税耕地面积落实到户的工作作为重要的督查内容,省将组织有关部门对各地核减的计税耕地面积进行抽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