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坚持强基固本、突出重点、综合治理、全面发展的原则,按照参与式扶贫的要求,在摸清基本情况和群众广泛参与的基础上,对全省10700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开发、村容村貌整治等进行综合设计,逐村规划,集中投资,先易后难,分批实施,从根本上改变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加快脱贫致富步伐。
(三)加大科技扶贫力度,提高贫困人口素质。要努力把新阶段的扶贫开发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认真总结推广陕北老区科技扶贫的成功经验,围绕区域主导产业开发,采取项目管理的办法,吸引科技人员参与扶贫开发,在贫困地区引进和示范推广一批先进适用技术,不断提高产业开发的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要按照管理创新、机制创新、科技创新的要求,进一步建设好农业科技扶贫示范园,将其建成集试验、示范、培训、推广为一体的科普基地,并积极在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建立一批科技示范村、示范户,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要继续深入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大力推进农科教结合,积极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实用技术培训,确保每个贫困户有1名劳动力能够熟练掌握和应用先进农业生产技术。要不断改善农村基础教育条件,建立健全贫困乡村医疗网点,配备必要的医疗卫生设备,使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提高群众健康水平。
(四)积极推进移民搬迁,加快改变特困地区群众的生存与发展环境。实施异地移民扶贫开发,是从根本上解决特困地区群众温饱问题,加快脱贫致富的一项重要举措。要抓住国家实施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和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机遇,坚持群众自愿、稳步推进的原则,以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为目标,以居住在边远高寒山区、资源贫乏、灾害频繁、生存环境极为恶劣的贫困户为重点,从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国有农场、林场和闲置土地,采取集中安置与分散安置相结合,多形式、多渠道安置移民,加快移民搬迁步伐,力争完成123万人的搬迁任务。要严格执行移民搬迁政策,摸清底子,搞好规划,防止出现搬富不搬贫的问题。各级政府要制定鼓励移民搬迁的优惠政策,加强对移民搬迁工作的组织领导,县内的移民搬迁由县政府负责,跨县的由市政府负责,跨市、跨省的由省政府统一组织。要切实做好移民搬迁的善后工作,帮助搬迁户建立稳定的增收项目,使他们尽快脱贫。
(五)加强组织引导,扩大劳务输出。劳务输出是贫困地区群众增收的一条重要途径,也对贫困群众转变观念、提高参与市场竞争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各市、县要加强对贫困地区劳务输出的组织管理,建立健全劳务输出管理机构,加快发展劳动力输出中介服务组织,进一步拓宽劳务输出渠道,逐步建立贫困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劳务协作关系,引导劳动力有序流动,帮助解决劳务输出人员的实际困难。要加大贫困地区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切实加强输出劳动力的定向技能培训,逐步实施上岗资格证书制度,力争每年在贫困地区组织输出100万名劳动力。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