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河南黄河基本情况
(一)河道情况
黄河由陕西潼关进入我省,流经三门峡、洛阳、济源、焦作、郑州、新乡、开封、濮阳8市,至濮阳市台前县张庄流入山东。河道长711km,其中孟津县白鹤以上267km为山区河道,白鹤以下444km平原河道属设防河段。两岸堤距一般10km左右,最宽处长垣县20km,最窄处台前县不足2km,呈上宽下窄的喇叭形。从河道纵剖面来看是上陡下缓,京广桥以上河道纵比降为2.5‰,京广桥至青庄为1.8‰,青在以下仅1.1‰。这样的河道形态,决定了排洪能力上大下小。
(二)防洪工程情况
黄河下游防洪主要是采取“上拦下排,两岸分滞”的措施。上拦工程主要有小浪底水库、三门峡水库;下排工程主要有黄河两岸大堤、险工和河道整治工程;两岸分滞是指黄河下游两岸开辟的滞洪区、分洪区,我省黄河主要有北金堤滞洪区等。
1.堤防工程
我省境内临黄大堤565km,设计防洪标准为22000立方/s。北围堤10km,贯孟堤21.1km,此外还有温孟滩防护堤47km,太行堤44km,北金堤40km。
堤防工程已进行了四次大规模的整修加高,目前临黄堤顶宽9-12m,堤顶一般高出花园口站22000立方/s洪水相应水位2.5-3m,部分堤段培修了前后戗或进行淤临淤背加固。
2.河道工程
我省黄河共有险工36处,坝垛护岸1513道。已布置控导工程92处,2063道坝岸。两岸大堤上还建有引黄涵闸32座,虹吸7处,这些均是防洪的重点。
3.分滞洪工程
北金堤滞洪区。位于黄河下游宽河段转入窄河段的左岸豫鲁两省边界地区,是下游防御超标准洪水的重要工程,滞洪区面积2316km,有效库容20亿立方。涉及我省长垣、滑县、濮阳、范县、台前5县和中原油田,2125个自然村,人口167.8万人,耕地227.6万富。其运用原则是:当花园口站发生22000立方/s以上超标准洪水,若运用三门峡、小浪底、故县、陆浑及东平湖水库蓄洪仍不能缓解堤防危急时,报请国务院批准运用北金堤滞洪区分滞洪水,以保证下游防洪安全。
(三)黄河滩区基本情况
我省黄河两堤之间滩区面积共有2234km2,涉及沿黄6市19个县(市、区),滩区内有1125个自然村,耕地200余万亩、居住人口 100余万。
二、我省河道排洪能力
(一)排洪能力分析
我省黄河花园口站1982年洪峰流量15300立方/s,当年平槽流量为5000-7000立方/s,1982年以后我省黄河淤积约20亿t,这些泥沙基本上淤在主河糟内,严重影响行洪。现在的平槽流量只有3000立方/s左右,洪水漫滩机遇大大增加,详见主要水文站警戒水位与相应流量(表一)。
表一 主要水文站警戒水位与相应流量表(附表略)
(二)由于平滩流量减小,滩地行洪机遇相对增加,同流量条件下全断面平均流速减小,洪水持续时间长,既加快了对河床的淤积,又加大了洪水对堤防的压力。
(三)受近些年河道淤积和流速减缓双重影响,洪水水位表现较高,详见河南黄河河道排洪能力计算成果(表二)。
表二 河南黄河河道排洪能力计算成果表(附表略)
(四)洪峰传播时间
据对历次洪水传播时间分析,三门峡至孙口河段洪峰流量传播时间平均为60小时。各控制站预估传播时间见表三。由于环境条件的变化,洪水传播时间变化较大,每次洪峰的传播时间预测需根据洪水的具体情况而定。
表三 三门峡以下各控制站洪水传播时间预估表(附表略)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省黄河地处黄河下游河段之首,地理位置特殊,河道形态复杂,具有不同于其他河流和黄河其他河段的显著特点:泥沙淤积严重,河床高悬地面;河势游荡多变,主流摆动频繁;洪水突发性强,预见期短,防守无周旋余地;历史上决口频繁,灾难深重。建国以来,国家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治理黄河,大大提高了工程的防洪能力,但由于黄河洪水泥沙尚未得到根本控制,防洪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洪水威胁依然存在,防洪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小浪底水库是黄河下游防洪的关键性工程,但小浪底水库不能控制其以下27000平方公里的流域面积,其间入黄的伊洛河、沁河是黄河下游洪水的重要来源区之一,区域内坡度陡、汇流快,历史上都曾发生超过10000立方/s的洪水,对我省黄河的防洪安全威胁很大。小浪底水库建成后,黄河下游1000年一遇的洪水为22600立方/s,100年一遇的洪水为15700立方/s,10000立方/s的洪峰流量仅为10年一遇,这些量级的洪水均对下游堤防工程构成严重威胁,黄河防洪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二)地上悬河和游荡性河道的性质没有改变,防洪仍然面对巨大压力。我省河道是黄河下游泥沙淤积的主要河段,目前,河床一般高出背河地面4-6m,最大达11m。尤其是自1982年以来,黄河没有发生较大洪水,泥沙集中淤积在主河槽内,槽高滩低堤根洼,呈现“二级悬河”,中小洪水漫滩几率大大增加,小水亦能造成大灾。另外,我省黄河河势游荡多变,主流摆动频繁,若遇洪水,原阳、封丘、长垣、濮阳、中牟、兰考等河段都有发生顺堤行洪的可能,极易出现横河、斜河、滚河,造成中常洪水大堤出险,甚至冲决堤防。
(三)堤防工程强度差,隐患多,河道工程不配套。我省黄河堤防是在历代堤防、民埝的基础上多次加修形成的,土质多是沙性土,堤基又座落在黄河冲积层上,堤身和堤基存在着许多隐患和薄弱环节。同时,堤身残缺、水沟狼窝、獾狐洞穴等不断出现,这些都是造成渗漏、管涌以致堤防溃决的隐患。目前,河道工程还不配套,按规划还有1000多道坝没有修建和改建,河势流路得不到有效控制,且现有险工、控导工程根石浅、坡度陡,经常出现小流量大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