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积极推进学校红十字工作。大力实施中国红十字总会、国家教育部《红十字会工作规则》,因地制宜制订具体实施办法。按照红十字会章程,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员工共同参与,大力发展学校红十字会组织和红十字青少年会员。学校红十字会应有专门的活动场所,并与共青团、少先队和学生会等群众组织密切配合,共同开展体现红十字会宗旨的各项活动。要坚持把学校红十字会工作与素质教育和健康教育结合起来,根据青少年的不同年龄、不同知识层次,开展思想品德、卫生与健康等相关知识教育;在校内外广泛开展体现人道主义精神的救死扶伤、扶危济困、敬老助残、尊师爱幼等助人为乐活动。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学校红十字会工作的途径和方法,努力做到制度化、规范化、知识化、趣味化,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各级教育部门和红十字会共同成立红十字会学校工作委员会,指导学校红十字会工作;各级各类学校要把红十字工作纳入学校工作议事日程,认真做好学校红十字会工作。
四、加快建设“999”三救网络和骨髓库。建设“999”三救网络是红十字会履行备灾救灾、群众救护、社会救助等三项救助职责的重要手段。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积极支持红十字会做好“999”三救网络筹建工作。各级红十字会要与医疗卫生部门和单位通力合作,加快建设“999”院前急救网络,并按照有关规定严格规范管理,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救护服务。建设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以下简称骨髓库),是造福人类健康事业、体现人道主义精神的重要举措。中国红十字会决定把加快中华骨髓库建设作为当前的一项紧迫任务,并确定我省为首批建库省份之一,于2005年前建成3万人份的骨髓库。为实现这一目标,省红十字会要尽快建立骨髓库管理中心,并会同省卫生厅选定有条件的省辖市血站、医院建立组织配型实验室,严格按规定和标准开展技术检测和数据上报工作,省财政厅安排必要的补助经费。各地、各有关部门也要采取相应措施,从宏观上给予指导,从政策上给予扶持,从财力上给予资助。要制定和完善科学规范的运行机制和管理体系,拟定各项技术标准和工作规章,扎扎实实做好组织、宣传、动员、募捐、服务、管理等工作,真正把这件好事办好。
五、切实抓好红十字会机构、队伍建设。认真搞好红十字会机构改革,进一步明确职责,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科学配置内部机构,核定相应的人员编制。深化红十字会人事制度改革,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建立干部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大力推进职业道德建设,教育干部职工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为政府分忧、为群众解难,在人道主义领域更好地办实事、办好事。总之,通过改革,建立充满生机与活力、密切联系群众、体现自身特点的组织机构和运行机制,努力适应新形势对红十字工作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