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建设项目:
围绕现代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目标,“十五”期间将根据物流发展各个阶段的需求,实施相应的政府支持项目、优先发展项目和指导性项目。
政府支持项目:
(1)物流业务公用网;
(2)电子数据交换(EDI)平台;
(3)空间数据公用平台。
优先发展项目:
(1)物流交易信息中心;
(2)货运运政管理系统;
(3)物流税务管理系统;
(4)车辆卫星定位系统(GPS);
(5)无线集群调度系统;
(6)海关报送清关系统和预出境检验检疫系统。
指导性项目:
(1)物流企业信息系统;
(2)物流业务辅助支持系统。
具体实施步骤:2002年完成专项规划的制定并启动建设,2003年建成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的物流业务公用网络,建成电子数据交换平台,启动建设物流空间数据公用平台。到2005年,使电子商务、车载定位系统、电子征报税、网上银行等一大批系统得到开发和推广应用,完成现代物流一期工程建设。
4.电子商务支撑系统及企业信息系统。
(1)电子商务支撑系统。
电子商务是基于电子交换网络系统和Internet的电子贸易。它对于传统贸易而言,克服了地域上和时间上限制,不仅为企业提供了虚拟的全球性贸易环境,而且大大提高了商务活动的水平和服务质量,以其高效率、低成本成为贸易发展的新趋势(据有关资料显示,国外出口企业的业务订单有90%来自电子商务,而我国更是高达100%),因此,开展电子商务已迫在眉睫。
无锡市电子商务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在现代商务活动各个主要环节和经济管理部门全面建设一个高效率、低成本、国际化的电子商务系统(ECIS)。以开展电子商务作为推进传统企业信息化改造,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重要内容,选择大中型加工制造企业、大型商厦、物流等流通企业作为电子商务试点,促进传统企业从采购到销售链以及产品上下游之间逐步全面实现电子化,建立网上超市,逐步提高网上交易比重;加快各类电子缴费系统建设,加快建设电子交易平台;加快电子商务信用认证机构的建设,推动物流活动中财务结算的电子化进程,抓住现代物流建设的契机,全面推广电子商务。
实施步骤:2002年底启动建设全市CA认证中心,为实行电子商务建立信用认证体系;同时,每年分行业安排一批有代表性的企业实行电子商务试点,到2005年,完成电子商务的试点,基本形成电子商务运行框架,并开展全面推广工作。
(2)企业信息系统。
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性工作,目前,我市的企业结构具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传统产业在我市经济中仍然占有很大的比重,二是中小企业所占的比重较大。因此,采用先进实用的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产业升级,增强产业竞争力,是当前我市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任务和主要途径。因此要大力推进重点企业和企业集团的信息化进程,引导企业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实现企业人力、财力、物力和技术资源的优化配置。
重点抓好分行业信息化试点工作。当前,企业信息化已经成为促进企业创新与升级的突破口,是企业积极参与全球竞争的通行证。为此,要大力宣传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跟踪报道企业信息化动态,每年分行业选择一批有代表性的企业作为信息化建设的试点,总结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并加以推广,形成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良好氛围。具体实施步骤:2002年启动机械行业企业信息化平台建设,2003年启动纺织行业企业信息化平台建设,到2005年逐步启动建设完成其它行业的企业信息化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