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水利厅关于大力发展水产业意见的通知
(川办发[2002]22号)
大力发展水产业,对于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增加有着重要意义。省政府同意省水利厅《关于大力发展水产业的意见》,现转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二00二年六月七日
关于大力发展水产业的意见
我省拥有众多湖泊、1500多万亩宜渔稻田和60多万处水利工程,水面丰富,鱼类众多,技术雄厚,市场广阔。为了抓住机遇,努力把水产业建设成为一个大产业,为我省经济跨越式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发展目标
我省水产业近期和中期的发展目标是:围绕市场,调整结构,突出重点,创新科技,转换机制,依法兴渔,实现由数量型向质量型、粗放型向集约型、生产型向经营型、传统型向现代型的根本转变。争取“十五”期末,水产品总产量达到83万吨,总产值达到100亿元,水产业内部一、二、三产业产值比重达到较为合理的40:30:30,名特优新产品产量占水产品总产量的40%左右;争取2010年,水产品总产量达到110万吨,总产值达到150亿元,名特优新产品产量占水产品总产量的50%左右,建成西部渔业强省。
二、突出重点,不断优化水产业养殖结构
(一)稳定水库养殖。稳定面积,调整网箱,优化品种,科学管理,提高质量,努力提高水库经济的综合效益。
(二)优化池塘养殖。完善、配套、组装现有池塘养殖高产技术,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措施改善水域环境生产条件,逐步提高池塘养殖现代化装备水平,使池塘养殖在规模、质量和效益上再上一个新台阶。
(三)拓展溪河养殖。落实养殖开发使用权属和生产经营责任制,大力提倡和鼓励溪河养殖开发,加强对溪河养殖水面的管理和保护。
(四)开发湖泊养殖。积极开发湖泊资源,以银鱼移植增殖、青虾增殖、中华绒鳌蟹养殖、冷水性鱼类繁育养殖和莼菜生产等特色水产为主,把大水面的养殖优势转化为规模优势和经济优势。
(五)发展稻田养殖。根据市场变化情况,结合农业结构调整,本着宜渔则渔、宜粮则粮的原则,充分利用宜渔稻田,大力推广模式多样、品种优化、业主经营的稻田养鱼,促进稳田养鱼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