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陕西省人民政府批转省果业产业化领导小组关于2002年果业工作意见的通知

  标准化是果业产业化的重要标志。入世后,果业生产要与国际市场接轨,首先必须与国际标准接轨。参考国际标准,尽快修定出台果业生产、加工技术标准,力争与国际先进水平对接。2002年组织制定我省苹果、梨、猕猴桃、枣等主要水果的生产、加工技术标准。在新标准未出台前,按照已有的苹果、梨、猕猴桃标准综合体组织生产,提高管理水平。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行动计划的要求,抓好质量安全工作,引导果农科学施肥,合理用药,提倡生物防治,推广果园生草、果实套袋等技术,禁止使用高素、高残留农药和生长激素。重视果区沼气建设,发展畜牧业,以畜促果,2002年建设生态果园50万亩,落实果实套袋80亿只以上,力争批量生产出安全、营养、无公害的绿色果品,提高果品市场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
  六、实施名牌战略,加大果业对外开放力度
  名牌是走向国际市场的通行证。省果业局要积极申请注册“陕西苹果”质量证明商标,为实施名牌促销战略打好基础,依靠名牌效应巩固和扩大国内市场,积极开拓边贸市场,创造条件进军国际市场。开拓国内市场主要在东南沿海地区和全国各大中城市设立固定的销售点,按照“网络化、连锁化、规模化”的思路,向小城市、城郊及广大农村集镇延伸,开辟新的销售市场。加快省内批发市场体系建设,尤其要重视建设规模较大、设施先进、功能齐全的果品交易中心,与省外经销网点形成市场网络体系,为果品销售提供物流和信息中心。采用先进的营销方式开拓国际市场,鼓励从事果品外销的企业按照产业化的思路,同生产和加工企业开展联合,依靠品质优、价格廉、品牌亮、信誉好来开拓和占领市场,使陕西苹果全方位走向世界。不断扩大对外开放,优化投资环境,吸引更多国内外资金、先进技术和生产、管理、营销经验,进入果业的生产和销售领域,促进果品生产、包装、运输、贮藏、加工、销售等环节紧密衔接,向产、加、销一体化经营的方向发展,以尽快与国内外市场接轨。积极扶持果品营销、果汁加工企业,促进出口贸易,提高创汇能力。
  七、转变工作作风,扎扎实实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
  今年是省委、省政府确定的转变作风年、调查研究年。开展调查研究,转变工作作风,全心全意为果农、果商服务是各级政府和果业部门实践“三个代表”思想的重要体现。要围绕这一主题,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尊重果农,爱护果农;深入果区,了解果区;关心果业,支持果业,以更新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扎扎实实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把果业工作推上一个新台阶。当前,我省果业发展正处于二次创业时期,果区的广大干部一定要有共度难关的信心和决心,解放思想、开拓进取。要强化发展与调整的意识,以结构调整推进果业产业化发展;强化增效与增收的意识,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开展各项工作;强化质量与安全的意识,把果品质量安全放在工作的首位;强化务实与求实的意识,坚决防止弄虚作假和形式主义;强化改革与创新的意识,加大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的力度;强化学习与提高的意识,重视学习法律法规、现代经济、科技知识、世贸规则、果业综合管理知识等,优化知识结构,提高工作质量和水平。要进一步转变职能和工作作风,尽快ss适应新形势,调整工作思路。由注重抓生产向生产、流通并重转变;由注重抓数量向数量、质量并重转变;由注重速度向速度、效益并重转变;工作方法由注重行政命令转向更多地运用经济、法律手段。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深入开展调查研究。2002年要把全省苹果的面积、品种、树龄、包括每户果农苹果棵数都要搞清楚,造册登记,有的放矢。认真搞好果品生产、加工、流通以及龙头企业基本情况的调查研究工作,摸清底子,搞准情况,“对症下药”,积极消除生产、加工、流通领域的不利因素和“瓶颈”因素,促使果业协调健康发展,实现农民增收。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