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人民政府批转省果业产业化领导小组关于2002年果业工作意见的通知
(陕政发[2002]26号)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有关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
现将省果业产业化领导小组《关于2002年果业工作的意见》批转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贯彻落实。
2002年6月3日
关于2002年果业工作的意见
(省果业产业化领导小组)
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2001年,省果业产业化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以苹果为主的果业产业化建设的决定》精神,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在果业生产遭受历史上罕见的冻害、持续干旱、局部冰雹和后期连阴雨等严重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开展抗灾减灾斗争,大力实施优果工程,实现了果品产销协调发展,果汁出口创汇再攀新高,为丰富市场供应,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地方财源,改善生态环境,促进我省农村乃至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2002年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第一年。果业作为人世后的一个优势产业,党中央、国务院给予了高度重视。在今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温家宝副总理充分肯定了我省在结构调整中把苹果发展成支柱产业和特色农业。农业部在深化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中把陕西和渤海湾地区确定为全国优质苹果产业带,并制定了发展规划,这为我省果业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今年,果业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面向国际国内市场,立足农民增收,依靠科技创新,推进产业化经营,努力在优果工程、开拓市场、扩大出口、增加效益方面取得新的突破,确保果业经济持续发展。水果面积达到1050万亩,总产达到560万吨,其中苹果面积达到630万亩,产量达到450万吨;优质果率整体上提高5%;果品增加值力争增长10%,占农业增加值达到20%以上;鲜果、果汁出口创汇有新的突破。
实现上述目标,2002年我省果业工作的重点是:
一、实行科技创新,优化果品品质
科技创新是果业发展的动力,是推进果品优质化。实现效益最大化的基础保障。今年,要按照省政府实施优果工程现场工作会的安排部署,集中力量推广“大改形、强拉枝、巧施肥、无公害”四项新时期苹果生产关键技术。省上抓好市、县两级技术骨干的提高培训,市、县抓好果农的普及培训。省、县、乡都要抓好“新品种、新技术、高效益”科技示范园建设,按照“四项”关键技术的要求,年内每个基地县至少建成1-2个百亩以上的示范园,让更多的果农通过示范园看到科技的威力,把推广“四项”关键技术变为自觉行动,从示范园逐步扩大到示范区,辐射带动全省果园管理水平全面提高。按照上述办法连续抓几年,使我省苹果品质进一步得到优化,质量标准接近国际水平。梨、猕猴桃、枣以及葡萄、石榴、柿子、柑橘等水果也要把提高质量贯穿于生产管理的全过程,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提高科技含量,争取更大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