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把宣传妇女权益保障的法律法规纳入全市法制宣传教育规划和精神文明建设规划。提高全社会维护妇女合法权益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提高维护妇女权益法律法规知识的普及率,培养广大妇女权利义务对等的现代法治观念,增强妇女维护自身权利的能力。
3、加大执法和法律监督力度,有效预防、严厉打击各种侵害妇女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的违法犯罪行为,坚决取缔卖淫嫖娼,扫除黄、赌、毒等丑恶现象,维护妇女的人身权利和人格尊严。
4、严厉查处和打击残害、拐卖、溺弃女婴的犯罪活动。严禁利用现代医学技术进行非医学原因的胎儿性别鉴定。有关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打击破坏计划生育的违法行为。
5、坚决惩治贩卖毒品的犯罪和引诱、教唆、欺骗、强迫妇女吸毒、注射毒品的违法行为,对女吸毒人员进行综合矫治,积极创建“无毒社区”,特别要引导和帮助妇女充分认识毒品对母婴健康的特殊危害。
6、强化对妇女权益的司法保障工作,建立健全保障妇女合法权益的法律网络,为受害妇女提供多种形式的法律服务和社会救助。建立和完善妇联特邀陪审员制度,保障涉及妇女的案件在审判过程中的公正性。健全妇女信访接待制度,开展法律咨询和服务,及时处理受害妇女的投诉,将信访案件尽可能解决在基层,结案率达到98%。
7、妇联、工会、共青团要充分发挥协调作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依法维护受害妇女的合法权益。反对家庭暴力。妇联和法院要继续办好“为了下一代”学校,维护好妇女儿童在婚姻家庭中的合法权益。
8、逐年提高婚姻登记合格率。
(六)妇女与环境
主要目标
1、创造有利于妇女全面发展的社会文化环境和生态环境。
2、提高妇女享有社会福利的水平。
3、加强家庭美德建设,大力倡导建立平等、文明、和睦、稳定的家庭关系。
4、为妇女创造适宜的人居环境,提高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推广尿粪分离式生态卫生厕所,进一步扩大农村改水受益率。
5、提高妇女参与环境保护及决策的惩度。
6、增加妇女自我支配的时间。
7、加强妇女文化活动阵地建设。
策略措施
1、优化妇女进步发展的社会环境。增强全社会的性别意识,逐步消除性别歧视。鼓励全市妇女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和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新女性。
2、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制止在宣传媒体、广告和文艺作品中对妇女形象的贬损和侮辱性描绘。
3、加大对社会福利事业的投入,加快社会福利机构的建设和设施的改造,完善低收入妇女群体的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提高城市妇女贫困人口的救济补助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