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李克强省长、李志斌副省长在全省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讲话的通知

  (三)加强综合协调,形成城市低保工作合力。实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只能保证城市贫困居民生存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其生活困难问题,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通力协作,密切配合。民政部门要认真组织实施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财政部门负责最低生活保障资金按时足额到位,加强监管,并安排必要的专项工作经费和人员经费,保证此项工作的正常运转;劳动保障、经贸、国防科工、工会等部门要充分发挥了解职工生活状况的优势,积极配合民政部门做好低保对象的调查核实工作;工商、税务、教育、卫生、房管等部门要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制定、落实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在住房、医疗、子女就学、税收、水、电、煤气等方面的优惠政策,积极探索实行住房救助、医疗救助和教育救助的方法和措施。工会、共青团、妇联及残联等群团组织,要做好牵线搭桥工作,推动企事业单位和党员干部与职工贫困户结对帮扶,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大力开展扶贫帮困活动,形成全社会互助互济的良好氛围。新乡市最近出台了关于帮扶城镇弱势群体的实施意见,将帮扶弱势群体作为市政府的一种执政理念,建立了一套比较健全的工作机制,对弱势群体的帮扶内容全面且重点突出,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各地要积极探索,多途径、多渠道解决城市低保对象存在的困难。与此同时,各地要高度重视再就业工作,拓宽就业渠道,出台优惠政策,优化就业环境,扩大就业范围,使尽可能多的低保对象走上新的就业岗位,使城市贫困居民的生活状况得到根本性的改善。
  (四)大力发展社区建设,充分发挥社区服务功能。社区建设是新形势下城市工作的基础,是深入做好城市低保工作的重要基石。要切实发挥社区贴近群众生活,了解群众情况的优势,对申请城市低保待遇居民的家庭收入情况和生活状况进行深入、翔实地调查,并要将有关情况张榜公布,做到公开、公平、公正,接受群众监督。要大力推进社区服务建设,把搞好社区服务作为社区工作的主题,千方百计帮助居民排忧解难。不要搞“盆景式”的社区,要将社区建设实实在在地贴近普通群众,竭诚为他们办实事、办好事,这才是解决群众生活困难的治本之策。要加强街道、居委会组织建设,逐步建立健全以街道、居委会和社区服务中心为依托的基层社会救助服务网络,以社区基层组织建设推动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深入扎实地开展。
  三、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逐一落到实处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尤其是党的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将要召开,做好今年下半年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显得更为重要。目前,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目标已经非常明确,要求也十分具体。我省上半年城市低保工作的实践已经说明,能否做到应保尽保,关键取决于各级领导的认识是否到位,措施是否得力,责任是否明确,资金是否备足。各级政府下半年应将其继续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作为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切实抓紧抓好抓实。这项工作是“一把手工程”,“一把手”一定要负起责任,分管领导要集中精力抓好,民政、财政部门要尽职尽责,有关部门都要予以支持配合。哪个地方不能做到应保尽保,因此而出现问题,就追究哪里的责任。各地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真正做到领导重视、工作到位、措施得力、投入及时、责任明确,确保符合条件的贫困居民全部得到最低生活保障。要对城市低保工作建立责任目标考核追究制度,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要把责任落实到各级政府,落实到有关部门,落实到人,而不能使目标责任制成为一纸空文。要充分考虑城市低保工作任务的艰巨性,密切关注当前城市低保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要切实加强县(市、区)城市低保工作力量建设,推广郑州市在街道办事处配备专职“城市低保协管员”的做法,建立健全基层最低生活保障管理服务网络。同时要加强干部队伍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努力造就一支政治觉悟高、业务素质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低保工作力量。要加大对低保工作的投入,解决必要的工作经费,推进低保工作信息化进程。要积极探索社会化管理途径,逐步实现由银行等机构网络发放保障金,提高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