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无锡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意见

  镇村绿化重点是提高绿化总量,营造绿色家园,提升城镇绿化水平。要把绿化工作纳入小城镇建设规划,大力营造城郊和镇周边多功能生态林、环城镇林带,建成一批富有江南水乡特色的生态型城镇。各市(县)、区每年都要有15%的乡镇,20%的行政村绿化覆盖率达到20%的水平,力争到2005年,全市村镇绿化覆盖率达到18%以上。
  (二)太湖生态防护林工程。“十五”期间完成太湖主要入湖河道两侧各50米的林带建设,建设面积1.06万亩,完成86.2公里太湖大堤内侧50米的护岸林带建设,建设面积5000亩,在宜兴市湖边至湖滨公路地区,滨湖区湖边向内2公里平原区范围内建设8.5万亩高标准农田林网。结合五里湖、梅梁湖整治,完成沿湖地区以湿地为主的生态工程建设,包括长广溪湿地生态、西太湖湿地生态等省、市级大型生态工程。以环太湖大道规划建设为契机,积极规划并启动环太湖大道两侧林带,以及沿湖生态公园建设工程。
  (三)造林富民工程。丘陵岗地退耕还林工程。我市目前有低产坡岗地约12万亩,“十五”期间要在坡度15度以下的山坡地大力营造生态林、商品林、经济林,土壤贫瘠的低丘岗地实行封山育林,促进自然更新。到2005年,封山育林5万亩,人工造林5万亩,合计新增林地10万亩。林木种苗工程。要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各类花卉苗木基地。至2005年,全市花卉苗木基地每年新增1万亩,累计达到5万亩。重点抓好苏南林木良种繁育基地,宜兴林场、江阴新桥及其他市(县)、区级苗圃基地建设,鼓励各种经济成份兴办各类绿化工程公司,做到苗木生产、园林设计、施工监理一条龙,积极筹建各类花卉苗木交易市场,并建立配套的花卉苗木信息网络。经济林建设。围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利用各类土地资源,积极鼓励各类经济成份投资发展意杨速丰林、竹木用材林,以及桃、葡萄、茶叶、桑树、中药材等重点经济作物,至2005年新增经济林面积5万亩。
  (四)森林资源保护及利用工程。在继续加大护林防火、松材线虫病防治、林地规范管理及林木高效管理的基础上,加强对太湖、湖、长江等大流域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启动扬子鳄放归自然、加强野生动物保护以及野生银缕梅、兰花群落等物种保护和开发利用工程。切实加快无锡惠山、江阴要塞以及宜兴国家森林公园的建设。依托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的森林景观资源,依托我市太湖风景旅游优势,大力发展森林旅游业。同时要加快发展我市木材加工企业,木材流通市场建设,强化木材加工、流通的行业管理。
  (五)城市绿化工程。“十五”期间重点实施一个环城公园(解放环路)及环城河公园,二条绿色风光带(新老运河风光带和蠡湖、梅梁湖环湖风光带),三块湿地公园(长广溪、梁溪河、梁塘河),五条绿色走廊(太湖大道、通江大道、隐秀路、高浪路、青祁路),八平方公里的惠山森林公园。城市绿化广场建设实施项目有:太湖广场(二期)、火车站广场、胜利门广场、东林广场、园通路广场、湖滨宝界广场、锡惠广场、五爱广场、河埒文化广场、朝阳广场及锡山区、惠山区各一个绿化广场。城市中心区增绿项目有:江尖公园、环城公园,人民路、学前街、中山路增绿,蓉湖大桥绿地、红星桥新运河与梁溪河交叉口绿地等。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