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关于全省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的意见的通知

  三、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的主要目标任务
  通过中小学布局调整,使农村中小学规模、布局基本满足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九年义务教育,撤销、合并一批规模过小的初中、小学和教学点,使农村中小学总校数减少15%-20%,使有限的教育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办学的规模效益得到较大提高。
  具体目标任务:
  农村小学,在坚持学生就近入学的前提下,重点调整一批复式小学校和单人校,压缩教学点。除贫困偏远、交通十分不便的山区仍要保留必要的教学点外,其余地区要对小学教学点积极进行调整合并,学生数在7人以下的学校必须撤消,10人以下学校逐步撤销。取消四级复式教学点,严格控制三级复式教学,对二级复式教学进行严格管理。积极创造条件,新办一批小学高年级寄宿制学校,使全省贫困、偏远地区每乡有一到二所寄宿制小学。
  农村初中,紧密结合撤并乡镇后新的行政区划,按照相对集中,适度规模办学的原则,1.5万人至3万人口乡镇设一所初中学校,人口超过3万人以上的乡镇可设2所以上的初中。人口不足1万人的偏远乡镇由县统一安排布点,可以办成九年一贯制学校,也可以数乡合办初中学校,或者由县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安排,到其他乡镇初中学校就读。积极创造条件,实行住宿制。“十五”期间,全省第一批重点培育发展的中心镇要按规划配套集中先行建好中心小学。
  结合中小学布局调整,有步骤地实施义务教育由“五·三”学制向“六·三”学制的过渡。根据上述目标任务认真做好调整规划并抓好落实。
  四、主要政策措施
  调整农村中小学布局,既是农村教育积极适应农村城镇化发展需要及实行农村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的重要配套措施,也是教育工作面向新世纪,加大改革与发展力度,努力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的必然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一定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从大局出发,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制订切实有效的措施,认真抓好落实。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进行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由县级人民政府领导,教育、财政、编制等部门共同组织实施,乡镇人民政府具体负责实施。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领导,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在安排农村并村改革工作时,把调整中小学布局工作作为一项具体内容列入议事日程,精心策划,明确责任,层层建立责任制,统筹协调。各乡镇人民政府要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对本乡镇范围内教育资源进行认真调查,按照国家和省有关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有关要求,认真规划,动员各方面力量组织实施。调整农村中小学布局工作,要舆论先行,搞好宣传发动,讲清道理,认真细致地做好干部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使广大干部群众充分理解调整中小学布局的重要意义,保持干部群众的思想稳定和社会稳定,防止因工作简单粗糙引发群众性事件,保证这项工作的顺利推进。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