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共青岛市委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创建学习型城市的意见

  三、创建学习型城市的主要工作措施
  创建学习型城市要着眼长远,从实际出发,从具体工作抓起,循序渐进,不断取得新的成效和进展。
  (一)广泛开展创建各类学习型组织活动。重点抓好学习型机关、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社区、学习型村镇、学习型家庭的创建,构筑学习型城市的组织基础。各级各部门要围绕创建“学习型、创新型、竞争型、服务型”机关,进一步深化“五项工程”,推进机关观念创新、体制创新与运行机制创新,优化城市发展环境;各类企业要围绕创建学习型企业,造就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素质职工队伍,培育企业文化和创新精神,增强企业竞争力;城市街道和社区居委会要围绕创建学习型社区,提高居民综合素质和社区文明程度;农村基层组织要围绕创建学习型村镇,提高农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增强致富技能,调整产业结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城乡家庭要围绕创建学习型家庭,加强子女教育,提高家庭成员综合素质和生活质量。
  (二)构建全民终身教育体系。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高质量、高标准地普及学前教育、九年制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积极发展高等教育,扩大办学规模,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全面推进继续教育,充分发挥各级党校、干校、成人教育学校等现有基层教育阵地的作用,把各类经营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放在重要位置,加强职业教育与产业、企业之间的合作,全面提升职业教育水平。加快现代教育培训网络建设,大力发展网络教育、广播电视教育等开放式的远程教育,完善自学考试制度,调动和发挥社会办学的积极性,逐步建立起广覆盖、多层次、社会化的成人教育培训网络。
  (三)大力发展社区教育。依托青岛广播电视大学建立青岛社区大学,在各区市建立社区学院,在街道(镇)和社区(村)分别建立市民学校和教学班,有效整合社区教育资源,搭建市、区、街、居四级网络化社区教育平台。针对社区教育地域性、全员性的特点,积极适应社区内不同群体的学习需求,建立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大中小学校要利用休息日和寒暑假期,将体育场所、实验场所、图书室、微机室、语音室等向社会开放,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学习和培训活动。
  (四)搞好专门人才队伍培养。健全和完善人才培养、引进、管理和使用等方面的政策,构筑适应现代化建设的人才高地。当前要重点抓好五类专门人才队伍建设,即:具有较高理论素养、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党性修养和驾驭复杂局面能力的领导干部和公务员队伍;具有现代经营理念、掌握科学管理知识、熟悉国际规则、富有开拓创业精神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精通外语,熟悉国际商务、金融、法律,较好把握世界经济变化趋势的外向型经贸人才队伍;掌握高新技术、善于研究开发、创新能力强的科技人才队伍;文化素质较高、适应先进工艺技术、熟练掌握先进设备的职业技能人才队伍。
  (五)促进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和资源共享。把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城市建设规划,集中力量建设一批标志性文化设施。各区市要重点抓好图书馆、文化馆、科技馆、博物馆等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街道(镇)要突出搞好文化站、文化广场建设。社区(村庄)要办好文化站(大院)和科普文化宣传栏。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科普基地、文化体育活动基地和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建设,不断完善科技馆、工人文化宫、青少年活动中心、老年大学等设施,丰富教育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教育功能。新建居民小区按有关规定配套建设相应的文化设施。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